《成都電子機械高等?茖W校學報》(綜合版•季刊)自1998年創(chuàng)刊以來,至今已出版54期,發(fā)表學術論文1094篇,內文欄目涵蓋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教育科學、特別策劃四大板塊,20余個欄目,每期刊發(fā)論文涉及學科領域廣泛,特色欄目有《陳毅研究》、《技術創(chuàng)新研究》、《工學結合研究》、《高職教育研究》、《教學改革與探索》,受到社會各界讀者的好評,發(fā)行與傳播遍及世界各國。
根據(jù)中國知網(wǎng)和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學術期刊綜合引證報告》提供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分析,機構用戶總計3730個,如美國國會圖書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法國國防部、拜耳生物科學、韓國國家圖書館、日本東京大學、新加坡國家圖書館、臺灣國防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中央圖書館、香港中電集團、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國家圖書館、首都圖書館、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解放軍總醫(yī)院、中國科學院、國防大學等,分布在15個國家和地區(qū)如美洲、澳洲、西歐、亞洲;個人讀者分布在22個國家和地區(qū)。被教育部評為“中國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四川高校優(yōu)秀科技期刊”。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ASPT來源刊
中國期刊網(wǎng)來源刊
【欄目設置】
本刊特色欄目有陳毅研究、技術創(chuàng)新研究、工學結合研究、高職教育研究、教學改革與探索。
期刊名稱:成都電子機械高等?茖W校學報
主辦單位:成都工業(yè)學院
國際刊號ISSN:1008-5440
國內刊號CN:51-1747/TN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期刊語種:中文
期刊開本:大16開
歷史沿革:成都電子機械高等?茖W校學報;成都電子機械高等?茖W校論文集
現(xiàn)用刊名:成都工業(yè)學院學報
創(chuàng)刊時間:1996
【投稿須知】
1.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shù)據(jù)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注明。
2.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guī)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3.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qū)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未公開發(fā)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采用腳注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于3條。
6.來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個工作日內審稿,電子郵件回復作者。重點稿件將送同行專家審閱。如果10日內沒有收到擬用稿通知(特別需要者可寄送紙質錄用通知),則請與本部聯(lián)系確認。
7.來稿文責自負。所有作者應對稿件內容和署名無異議,稿件內容不得抄襲或重復發(fā)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雜志一個版面2500字,二個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數(shù),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況,請在郵件投稿時作特別說明。
8.請作者自留備份稿,本部不退稿。
9.論文一經(jīng)發(fā)表,贈送當期樣刊1-2冊,需快遞的聯(lián)系本部。
10.請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聯(lián)系人的姓名、工作單位、詳細聯(lián)系地址、電話(包括手機)、郵編等信息,以便聯(lián)系有關事宜。
【雜志目錄】
目錄·2013年4期
1.聯(lián)萘基咪唑鎓探針分子選擇性識別色氨酸對映異構體的量子化學研究谷鑫,雷凱,肖蓉,楊明理,向明禮,GUXin,LEIKai,XIAORong,YANGMingli,XIANGMingli
2.高碳水化合物條件下鼠肌GLUT4表達與CaMK/HDAC5關系的研究劉建武,萬家川,李良剛,LIUJianwu,WANJiachuan,LILianggang
3.量子點免疫層析試條定量檢測系統(tǒng)的設計馬義才,侯飛,王春英,MAYicai,HOUFei,WANGChunying
4.配體保護下的Au8團簇吸附和活化O2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余盛萍,高艷蓉,黃德林,楊明理,YUShengping,GAOYanrong,HUANGDelin,YANGMingli
5.UrbanSim城市仿真模型在土地利用規(guī)劃中的應用研究顧芳,譚江云,王秀艷,辜寄蓉,GUFang,TANJiangyun,WANGXiuyan,GUJirong
6.高聚物結晶動力學方程的研究黃曉燕,HUANGXiaoyan
7.基于ArcGIS的MapInfo地圖數(shù)據(jù)的服務發(fā)布研究與實現(xiàn)段文峰,賈年,梅廣,徐風琴,DUANWenfeng,JIANian,MEIGuang,XUFengqin
8.原位合成顆粒增強鎳基材料的制備方法劉杰慧,丁義超,李遠輝,LIUJiehui,DINGYichao,LIYuanhui
9.校園網(wǎng)無線網(wǎng)絡部署方案的研究董坤,王勝,黃存東,薄楊,DONGKun,WANGSheng,HUANGCundong,BOYang
10.基于DIPS系統(tǒng)的塑料模具技術特色資源庫的研究余敏,YUMin
11.可重構RISC微處理器的FPGA實驗方案的研究楊斐,汪鵬,YANGFei,WANGPeng
12.GTP隧道管理消息狀態(tài)分析趙明英,ZHAOMingying
13.基于鏡像分割技術的虛擬機啟動方法研究易帆,曹源,閭琳,YIFan,CAOYuan,LVLin
14.基于GeomagicStudio的汽車車身逆向建模技術的研究曾林林,周利平,劉小瑩,ZENGLinlin,ZHOULiping,LIUXiaoying
上一篇:上海理工大學學報期刊論文
下一篇:河南城建學院學報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