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篇好論文需要很長時間的腦力勞動,需要日積月 累,精雕細琢,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寫出一篇質量上乘的論文的。寫過論文得作者都明白其中的酸甜苦辣。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對論文寫作過程有很多幫助,可以減少寫論文的辛苦,少費周折,節(jié)省時間在思考上。那么寫論文要養(yǎng)成什么樣的習慣呢?
1、寫作前要列好大綱,想明白寫作方向,學會按計劃做事的習慣,可以讓你的思維不偏離初衷。很多作者寫論文前計劃的論文方向與最后寫出來的論文主題想去甚遠,根本不是自己要寫的東西,對評職稱評獎金沒作用,白白浪費時間和精力。
2、準備材料要學會注意細節(jié)。也許很小的一個細節(jié)也能為自己論文添點精彩呢。尤其需要做實驗的論文,記錄下實驗的每個細節(jié),無論實驗失敗還是成功,每個細微的數據變化都不放過,最后匯總時一定能收獲不菲。
3、草擬寫作沒有固定的形式,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風格來。你可以從頭寫到尾,也可以先寫技術細節(jié)再寫導言,也可以先大框架再填細節(jié),總之按照自己的習慣去寫,不必在乎格式,天馬行空,任思維脫韁,放心大膽的去思考。反正都是草稿,寫作時不用顧忌太多。
4、平時多積累,多記錄一些讓你靈光一現的字眼,語句,數據。這些最后都是有用的。
5、真正開始寫作時就要拿出嚴謹的態(tài)度,一絲不茍的按照論文要求來寫,內容充實,結構合理,語氣通順舒暢,這都是基本功,不是一次兩次就能寫好的,需要不斷修改。
6、論文修改工作,一般是在原稿上進行,因此必須盡量保持整潔,修改什么,怎樣修改,應該在書面上有清楚的表現。有些學生在修改稿子時往往亂涂亂畫,這樣不但不整潔,修改一多,也容易造成文字混亂。正確使用修改符號,是避免這種缺點的重要方法。
以上就是小編自己總結的論文寫作習慣和經驗,點點滴滴,只要對您有用,就收藏以備后用吧。論文寫作時一項非常嚴肅的工作,需要考究數據的準確度和語言描述的精確度,千錘百煉一點不夸張。保持一顆尊重學術的態(tài)度是非常重要的。
撰寫論文的基本步驟:
1、內容的安排:
內容的安排和順序視論文的種類和大小而異的。中國期刊庫說,這里只介紹一個有關自然的科學的論文的代表性的形式.如:
論文題目、作者姓名、目次、緒論、研究史、材料和研究方法、實驗結果、論述、結論、摘要、文獻、圖版說明、附錄(附表、圖版)。
以上是一般形式,在實際上,還要視論文的性質和長短的,有時分得更詳細,有時完全不分項目的。但無論如何,記述的順序,原則上還應以上述形式為依據的。
2、論文題目:
論文題目是論文的冠冕的,所以不可輕率的決定。應仔細考慮.注意以下幾點:
(1)能夠推測論文的內容的.
(2)表示作者所要強調的論點的。
(3)能夠成為尋找文獻的人的線索。
(4)簡單明了.
其中,明了地點出內容是第一條件,對于籠統(tǒng)的題名,在出書的場合還可將就,作為論文時候應該避免。
其次,需要明確表示作者特別想要提出的論點。即使點出了內容,如果題目過于平凡,就不能引起讀者的注意,要以穩(wěn)重而且具有吸引讀者的因素的題目為理想.
3、緒論
論文一般都是專門性的文章,除了小范 圍的專家之外,要一下子就叫讀者閱讀本論,往往會摸不著邊際,因此,有必要使可 能對該論文感興趣的多數讀者予先了解大概的較廓.讓他對理解論文做好準備.緒論用意就在這里。
緒論首先要說明問題的性質、范圍,對它的研究意義和必要性。其次,如果不把研究史作為單獨一項,也要說明迄今的研究概要.
研究史可在緒論中說明,也可在各小題項目下個別地舉出,如果論文內容比較完整,而研究史又達到相當篇幅時,常另設一章。中國期刊庫分析,對前人的業(yè)績最好是盡可能選擇切當緊要的加以簡單扼要地說明。過分羅列關系不大的事項,以夸耀作者的博覽,是毫無益處的。
上一篇:哲學文章哪里發(fā)表
下一篇:比較好發(fā)的中文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