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在寫作之前都需要確定主題,主題選定了就開始搜集資料,整理資料,然后才開始著手寫作。有的人也會先搜集資料,根據(jù)自己手上現(xiàn)有的資料去確定選題,然后再寫作。不論哪種方法,論文中需要的資料是必不可少的。撰寫論文必須詳盡地占有資料,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論文寫成,可能要搜集到幾萬、甚至幾十萬字的資料。資料是論文寫作的基礎,沒有資料,“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研究無從著手,觀點無法成立,論文不可能形成。所以,詳盡地占有資料是畢業(yè)論文寫作之前的一項極重要的工作。搜集資料成了重中之重,那么在發(fā)表論文之前應該如何搜集資料呢?
第一手資料
第一手資料包括與論題直接有關的文字材料、數(shù)字材料(包括圖表),譬如:統(tǒng)計材料、典型案例、經(jīng)驗總結等等,還包括自己在親自實踐中取得的感性材料。這是論文中提出論點、主張的基本依據(jù)。沒有這些資料,撰寫的畢業(yè)論文就只能成為毫無實際價值的空談。對第一手資料要注意及早收集,同時要注意其真實性、典型性、新穎性和準確性。
他人的研究成果
這是指國內外對有關該課題學術研究的最新動態(tài)。撰寫畢業(yè)論文不是憑空進行的,而是在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行的,因此,對于他人已經(jīng)解決了的問題就可以不必再花力氣重復進行研究,人們可以以此作為出發(fā)點,并可以從中得到有益的啟發(fā)、借鑒和指導。對于他人未解決的,或解決不圓滿的問題,則可以在他人研究的基礎上再繼續(xù)研究和探索。切忌只顧埋頭寫,不管他人研究,否則,撰寫的畢業(yè)論文的理性認識會遠遠低于前人已達到的水平。
邊緣學科的材料
當今時代是信息時代,人類的知識體系·呈現(xiàn)出大分化大融合的狀態(tài),傳統(tǒng)學科的鴻溝分界逐漸被打破了,出現(xiàn)了令人眼花繚亂的分支學科及邊緣學科。努力掌握邊緣學科的材料,對于所要進行的學科研究,課題研究大有好處。它可以使我們研究的視野更開闊,分析的方法更多樣。譬如研究經(jīng)濟學的有關課題,就必須用上管理學、社會學1JL、理學、人口學等學科的知識。大量研究工作的實踐表明,不懂一些邊緣學科知識,不掌握一些邊緣學科的材料,知識面和思路狹窄是很難撰寫出高質量的論文的。
名人的有關論述
有關政策文獻等。名人的論述極具權威性,對準確有力地闡述論點大有益處。至于黨的有關方針、政策既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實踐經(jīng)驗,又能反映出現(xiàn)實工作中面臨的多種問題,因此,研究一切現(xiàn)實問題都必須占有和清楚這方面的材料,否則會出現(xiàn)與黨的方針、政策不一致的言論,使論文出現(xiàn)很大的缺陷。
背景材料
搜集和研究背景材料,這有助于開闊思路,全面研究、提高論文的質量。例如,要研究馬克思的商品經(jīng)濟理論,不能只研究他的著作,還應該大力搜集他當時所處的社會、政治、經(jīng)濟等背景材料,從而取得深入的研究成果。
這些都是論文資料的來源,不論哪方面的論文都可以通過這幾種方式來獲取大量的信息以便自己寫論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