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語言學家Louis Alexander認為:“任何語言的準確性最終來自語法本身。”語法是語言構成的內在規(guī)律,是技能的基礎!杜=蚋呒売h詞典》上對語法的解釋是:“Grammar-rules for forming words and combining them into sentences.”學習語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理解英語和準確運用英語的能力,可以使中國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少走彎路。
摘要:新課改實施中的語法教學必須體現(xiàn)“創(chuàng)設情境、實踐運用、任務型活動、自主學習、活動展示、合作學習、及時評價”等新課標的新理念。要把死的語法教活,把語言用于實際,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教師教授語法時要注意:努力創(chuàng)設情境,形象學語法;精心設計任務,靈活學語法;加強合作探究,快樂學語法;積極活動展示,競爭學語法;巧妙歸納綜合,系統(tǒng)學語法;適時激勵評價,積極學語法。
關鍵詞:河北學刊投稿,情境,任務,合作,競爭,評價
一、引言
學習語法不僅必要,也很重要。但是在我們平常的語法課中,大多數(shù)教師都是照本宣科,幾乎都是“教師一言堂”,多用漢語組織,學生聽起來感覺枯燥無味,久而久之,對語法失去了興趣,學習成績也隨之下降。
二、現(xiàn)狀分析
傳統(tǒng)的語法教學,教師一味奉行“滿堂灌”模式,為了語法而教語法,學生就會覺得語法枯燥乏味。新課改實施中的語法教學必須體現(xiàn)“創(chuàng)設情境、實踐運用、任務型活動、自主學習、活動展示、合作學習、及時評價”等新課標的新理念。
三、教學反思
英語課程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基本英語素養(yǎng)的任務,即學生通過英語課程掌握基本的英語語言知識,發(fā)展基本的英語聽說讀寫技能,形成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的能力,為今后繼續(xù)學習英語和用英語學習其他相關科學文化知識奠定基礎。那么,如何將枯燥乏味的語法變成學生易懂有趣的內容,如何將語法課上“活”是英語課堂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要把死的語法教活,把語言用于實際,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教師教授語法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努力創(chuàng)設情境,形象學語法
《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現(xiàn)代外語教育注重語言學習的過程,強調語言學習的實踐性,主張學生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真實語言,并在此基礎上學習和運用語言。英語課程提倡采用既強調語言學習過程又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成效的語言教學途徑和方法,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在真實語境中運用語言的機會。”因此,將枯燥的語法項目融入到情境中,開辟英語語言環(huán)境,能使語法教學更形象、更直觀、更真實和更有趣,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使他們學得快,記得牢,用得活。
直觀實物、圖片、簡筆畫等的合理有效利用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有助于我們在生動的情景中進行語法教學,讓學生在生活化的情形中感受和領略語法的魅力和內涵。在本節(jié)語法課中,學生要學習的是三個不同的語法項目,連詞and, or, but的用法、反身代詞的用法以及動詞不定式作賓語。教師創(chuàng)設了去內蒙古的三日之旅這樣一個情景,第一天的旅游,首先展示圖片(在草原上騎馬馳騁),隨后展示三個句子:The sky is blue. The clouds are all white. The clouds are all clean. 接著要學生把這幾句話連起來,學生自然地連出:A. The sky is blue and the clouds are all white. B. The sky is blue and the clouds are all clean. C. The clouds are all white and clean. 教師在屏幕上展示這三句話,學生一目了然,明白了and可以連接單詞、短語或句子的用法,同時,教師不需用漢語解釋,省去了一些
上一篇:學習導刊雜志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下一篇:福建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