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礦井下采掘作業(yè)及煤炭運輸、轉載過程中,都會產生大量粉塵。由于井下特殊的作業(yè)環(huán)境,巷道空間有限且相對封閉,粉塵只能隨著風流沿巷道慢慢向外擴散,在擴散的過程中,大量的粉塵沉積或吸附在巷道的四壁上,給安全生產帶來嚴重的危害。為適應煤礦發(fā)展,打造安全清潔的作業(yè)環(huán)境,實現(xiàn)對粉塵的控制,滿足對塵害治理的需要,煤礦井下粉塵的綜合防治技術 ,是我國礦井粉塵治理的發(fā)展方向。
摘要:煤礦的粉塵治理始終是礦井安全生產的難題之一 。粉塵不僅給煤礦井下工人的身心健康會帶來極大傷害,嚴重的可使人得煤肺或矽肺病。同時也由于井下采掘工作面及巷道內粉塵的大量積聚,會帶來煤塵爆炸的危險,給安全生產埋下隱患。因此世界各國都制定有嚴格的粉塵濃度標準,以此來保護井下工人的身體健康和礦井的安全。弄清粉塵產生的原因,采取何種有效措施控制粉塵的產生以及采取何種除塵技術是煤礦治理粉塵、安全持續(xù)發(fā)展的需求,也是我國煤礦井下保證職工身體健康較為緊迫的問題。
關鍵詞: 安徽農學通報,粉塵,回采,粉塵治理
1粉塵產生的原因及危害
1.1粉塵產生的原因。在煤礦生產過程中,如綜采工作面采煤機在割煤的過程中,掘進區(qū)掘進機在掘進煤巷的過程中,開拓區(qū)鉆車或鉆機在巖石巷道中鉆眼及爆破過程中,以及煤炭、巖石的裝運、轉載等過程中都會產生大量的粉塵。據(jù)觀測,礦井采掘工作面的機械化程度越高,粉塵的產生量也就相應越大。
1.2粉塵的危害。粉塵一般是指礦物開采或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微細顆粒集合體,它或懸浮于井巷空間,或沉積于井巷四壁。具有很大的危害性,煤礦工人長期吸入,輕者會患呼吸道疾病,重者會患矽肺病。煤塵還具有爆炸性,給煤礦安全生產帶來很大的威脅。粉塵濃度較高時會降低作業(yè)場所的能見度,導致人員誤操作,增加生產及工傷事故的發(fā)生。
2 回采工作面煤塵的防治方法
回采工作面煤塵防治主要從煤塵的產生、降塵、除塵及個人勞動保護四個方面展開,一是在采煤工作面上下風道對煤層進行打鉆注水,這樣人為的加大煤層的含水率可有效降低在回采作業(yè)時煤塵的產生;二是在煤塵主要產生地點,也就是采面割煤機割煤時上下滾筒使用內外噴霧除塵裝置進行降塵工作,再就是采面液壓支架在移動過程中,上頂煤巖松動掉落,也會產生大量的煤巖粉塵,因此,每隔10組支架設置一道全斷面噴霧除塵裝置進行降塵工作,;三是對主要回風巷道進行定期沖刷清洗工作并設置一定數(shù)量的噴霧除塵裝置及擋塵簾,以達到除塵降塵的效果;四是井下一線職工佩戴專用過濾口罩等勞動保護用品,以減少人員對粉塵的吸入,降低煤塵對職工健康的損害。 我國現(xiàn)階段回采工作面防塵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
2.1煤層打鉆注水防塵技術;此項技術當前比較成熟, 易于操作,現(xiàn)場實施方便,目前在煤礦回采煤層中應用比較廣泛。
2.2 合理選擇采煤機械的截割機構,綜采工作面的粉塵,主要由下面幾個因素造成: a)采煤機割煤時煤體破碎下落產生的粉塵,。b) 液壓支架在移架過程中,上頂松動煤巖掉落產生的粉塵。c) 采空區(qū)上頂落板揚起的粉塵,d) 運輸機在運輸和轉載煤炭的過程中揚起的粉塵。e)礦井巷道風流吹起的粉塵。f)其它作業(yè)如人工裝煤、上下出口超前支護 、機器運轉等揚起的粉塵。 粉塵的多少主要是看割煤機截割效果,如何更合理的設計截割機構,是現(xiàn)階段煤礦機械研究的發(fā)展方向。
2.3 噴霧降塵,對煤炭運輸、轉載時產生的粉塵,特別是在各轉載點處,由于膠帶運輸機具有一定的速度,而且膠帶運輸機前后部的機頭、機尾搭接部位之間存在一定的落差,煤炭在下落過程中,細小粉塵受空氣阻力和巷道風流的作用,會被吹起懸浮飛揚在巷道空間,并且隨風流擴散形成空氣粉塵污染。據(jù)有關部門對礦井粉塵污染進行現(xiàn)場檢測,檢測結果發(fā)現(xiàn)轉載點附近粉塵濃度達220mg/m3,嚴重超過國家標準(22mg/m3)。因此分析轉載點附近粉塵的動態(tài)規(guī)律,采取何種有效措施控制粉塵的產生以及采取何種除塵技術是礦井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因素,也是我國現(xiàn)代化礦井中確保職工身心健康的緊迫問題,F(xiàn)在煤礦中普遍采用的噴霧降塵,即利用承壓水噴霧沖壓落煤點煤塵進行降塵,此項技術降塵效果明顯并且技術成熟、經濟實用。
現(xiàn)在我礦使用的噴霧降塵裝置主要有兩種類型:
a)機械控制自動噴霧降塵裝置。該類裝置的特點是結構簡單、容易制造,可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分別制作成不同形狀,實用性強,使用和維護方便而且降塵效果好。
b)電器控制自動噴霧降塵裝置。該裝置適用于煤礦刮板或膠帶運輸系統(tǒng)中各轉載落煤點處,它是靠電器控制實現(xiàn)自動噴霧。主要有光控、聲控、觸控、磁控等多種形式。
3 建立健全粉塵治理管理制度
加強對職工粉塵危害及防滅塵的培訓工作,通過各種有效的方式、方法,對職工進行防塵知識教育,使廣大職工充分認識到粉塵對生命和健康的危害性,提高廣大職工參與防塵滅塵工作的積極性。建立嚴格的獎懲制度和考核辦法,完善有關防塵技術資料,并分類建檔。主要包括有:
a)防塵工作規(guī)劃及有關文件;
b)防塵、測塵管理制度、措施、操作規(guī)程;
c)防塵管路系統(tǒng)圖;
d)工作面煤層注水臺帳;
e)隔爆設施檢查記錄;
f)巷道沖刷洗塵記錄;
g)粉塵濃度匯總表、測塵數(shù)據(jù)分析報告;
h)煤塵爆炸性鑒定報告及煤炭自燃傾向性等級鑒定;
i)水源水質檢測報告單;
j)個體粉塵防護用品發(fā)放及使用情況表。
礦井粉塵治理是一項長期而又十分艱巨的任務,它不僅關系到職工的身心健康,而且還影響到礦井的安全生產及經濟社會效益等一系列的問題。加大粉塵治理力度,改善采掘工藝流程、完善系統(tǒng)通風方式等,使粉塵產生量降到最小,是控制粉塵污染的有效途徑。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抑制和消除已產生和懸浮于空氣中的粉塵,是防治粉塵危害的根本方法。建立科學合理的防塵機制,是礦井防治粉塵的可靠保證。 為職工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清潔的生產作業(yè)環(huán)境,為礦井安全生產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馬俊生《煤礦粉塵綜合防治技術探討》[j]山西焦煤科技2006(s1)
[2]祝文德 徐樹軍 付香智《淺談煤礦粉塵的治理》工程技術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