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商務財會》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主管、中國對外經濟貿易會計學會主辦的國家級專業(yè)期刊。本刊是全國惟一一份反映外經貿領域 財會知識的權威性專業(yè)刊物;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主管,由中國對外經貿會計學會主辦;國內外公開發(fā)行。
[摘要]2002年開始的新一輪美元貶值,在次貸危機發(fā)生后引起了世界范圍內更加廣泛的關注,美元貶值“損人不利已”的呼聲一片。無論美元貶值是否是對次貸危機的借題發(fā)揮,由于美國在世界經濟中具有特殊地位,分析美元貶值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將對分析世界各國因美元貶值而受到的影響等問題將有所幫助。
[關鍵詞]次貸危機,美元貶值,抑制需求
一、美元貶值的進程和原因
美元與黃金脫鉤后共出現過三輪貶值:第一輪是1973年1月至1978年10月;第二輪是1985年3月至1995年7月;第三輪是2002年以來,伴隨著貿易逆差的不斷擴大,美元對所有貨幣全面貶值。2006年至2007年上半年,美元對不同貨幣在不同時間有所升值也有所貶值,使市場更難把握美元匯率的走勢。2007年下半年至今,美元更是對所有貨幣前所未有地大幅貶值。2002年1月至2008年3月,美元兌所有貨幣實際匯率(指數)下降24.5%,兌主要貨幣實際匯率(指數)下降32.3%。美元對世界主要貨幣指數從2002年1月28日的112.89到2007年11月13日的72.19,不到6年的時間內貶值了36.1%。2008年3月17日,美元指數創(chuàng)下70.698點的新低,對歐元匯率為1.5532(USD/EUR),對日元為95.78(JPY/USD)。
第三輪美元貶值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首先,從2002年到次貸危機發(fā)生前,美元貶值主要是由美國巨額的“雙逆差”尤其是經常項目逆差所導致。2007年美國經常項目逆差已有所縮減但仍占GDP的6%左右,美國經濟學家認為這一比例仍然較高,因此美元應繼續(xù)貶值。其次,2007年7月次貸危機全面爆發(fā)之后,直接導致了美國房地產泡沫和信貸泡沫的破滅,美國經濟不可避免地放緩。為應對經濟衰退的風險,美聯儲在次貸危機發(fā)生后從2007年9月至2008年3月已6度降息,國際資本的外流加上國內民眾對經濟的悲觀預期,直接推動了次貸危機之后的美元貶值。
二、美元貶值對美國經濟的影響
2007年11月6日,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曾表示美元貶值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呈中性,并指出“美元貶值既非對美國經濟有利也非不利,美國目前有巨額的經常賬戶赤字,美元因此不得不貶值”。通過分析筆者認為美元貶值對美國經濟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1.影響貿易逆差
美元貶值在短期內能促進出口抑制進口,但從長期來看并不能持續(xù)減少貿易逆差。根據傳統(tǒng)的匯率理論,一國貨幣對外貶值能促進出口數量增加,同時使得進口產品價格上升,抑制進口,從而改善貿易收支狀況。2006年美國的貿易逆差7585億美元,2007年為7116億美元,2008年1月為582.0億美元,低于預期的597.5億美元,3月為582.1億美元,低于預期的611億美元。同時由于美國盛行信用消費,儲蓄率連續(xù)兩年為負,而為美國家庭提供信貸的金融機構的資金相當一部分來自外國投資者,美元的持續(xù)貶值導致美國金融機構融資成本增加,國內流動性不足間接抑制了消費者的消費需求。這些都有利于縮小貿易逆差。
但美元的貶值即美元的購買力下降同時也導致了幾乎所有與美元掛鉤的商品價格上漲。美元貶值是近期石油價格大幅上漲的根本原因,據估算美元貶值對油價上漲的“貢獻率”接近20%。如今油價已超過每桶110美元,不少農產品價格也達到幾十年來的最高。美元貶值在導致全球能源和原料價格大幅上漲的同時也使美國進口費用增加,通貨膨脹壓力加大,這無疑又會惡化國際收支。另外由于制造業(yè)僅占美國GDP的12%,并且一半是軍工企業(yè),美元貶值從中長期來看并不能較大促進美國的出口,貿易逆差狀況不能得到根本改善。
2.影響美國債務
美元持續(xù)貶值降低了美元資產對國外投資者的吸引力。目前相當一部分的美國政府債券和公司債券由外國投資者持有,美元不斷貶值可能導致外國投資者拋售美元資產。雖然美國基于美元在世界貨幣中的重要地位,希望實現既能通過貶值達到政策目的又能留住外國投資者的完美平衡,但在貿易逆差和美元貶值同時存在之時,免不了會有一些國家為規(guī)避風險而拋售一部分美元資產,這也就相當于減少對美國的投資,美國企業(yè)的融資成本就會提高。長期如此,將不利于美國的生產與投資。但我們也應看到實際情況是,次貸危機后的2007年下半年,外國投資者并沒有大規(guī)模地拋售美元資產,因此不大可能會嚴重打擊美國債務的可維持性。而且美國通過貶值和通貨膨脹來解決資產泡沫問題,是在讓其他國家分擔自己的債務。
3.影響公眾對美元的信心和美國經濟領跑地位
美元的持續(xù)貶值使許多向美國出口的國際企業(yè)轉為以其他貨幣結算,投資者也開始更多投資其他貨幣以尋求更大的收益。雖然美元貶值導致了對美元地位構成挑戰(zhàn)的歐元和人民幣的升值,被稱為“一箭雙雕”。但長此以往有可能影響到世界對美元的信心,已有一些石油輸出國采用歐元作為計價和支付貨幣,很多新興市場國家的公司選擇在歐洲金融市場上市。無論日后歐元是否會超越美元的地位,至少美元的持續(xù)貶值多少會有不利的影響。
美元貶值對消費的抑制也可能給美國經濟造成不利影響,因為居民消費占到美國GDP的70%,是美國經濟增長的最大推動力。美元貶值在抑制進口增長的同時也可能削弱美國領跑全球經濟的地位。
綜上所述,美元貶值對美國出口的促進作用有限,卻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消費需求,減少債務負擔的同時削弱了美元的強勢地位。因此美元貶值美國經濟的影響是多方面、多方向的,但從長期來看并不會影響美國經濟發(fā)展的大趨勢。然而弱勢美元對世界經濟造成的影響卻將更多是負面的。
參考文獻:
[1]蔣惠惠:美元長期大幅貶值的探討[J].金融與經濟,2005(9)
[2]甄炳禧:弱勢美元拖垮世界經濟[J].半月談,2008(4)
[3]譚雅玲:警惕美元貶值和次級債陰謀[J].經濟觀察,2008(1)
上一篇:時代經貿雜志入選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