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類型的翻譯文本中,法律翻譯文本的特點具有專業(yè)性、嚴謹性,相應的法律翻譯也具有難度大、質量高的特點。接下來小編簡單介紹法律文本翻譯論文。
[摘要]法律文本因其特性而與其他文本特點有所不同。法律用語精確,法律的句式結構復雜嚴謹,法律概念抽象寬泛,法律文本的特點決定了法律文本翻譯的要求高、難度大。法律文本翻譯需要遵循精準性、一致性、同一性等原則。本文選擇精準性原則對法律文本翻譯的特征進行指導分析,總結出一些法律翻譯策略,以符合法律翻譯精準性的要求,為法律翻譯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精準性;法律;法律翻譯
1引言
法律文本的不同類型造成了法律專業(yè)術語的嚴謹性、多樣性,法律句式也具有復雜性的特點,以及不同法系的差異造成法律概念上的抽象難懂的特點。法律翻譯中,每個詞每句話都有其特定的表達方式,整個文本具有準確性、明晰性以及規(guī)范性的特點,法律翻譯精準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法律翻譯的質量和水平。本文就眾多法律翻譯原則中,結合目的論的翻譯原則,選取了精準性原則,對法律文本翻譯的用詞、句型等進行分析歸納,為相關法律翻譯實踐提供一些借鑒和建議。
2法律文本翻譯原則
漢斯•費米爾提出的目的論中指出翻譯是以原文為基礎的有目的和有結果的交際行為,其中,他提出了目的法則居于目的論原則的首位。除此以外,翻譯還需遵循“語內連貫法則”和“語際連貫法則”。這三條原則提出來后,評判翻譯的標準不再是“對等”,而是關于譯文所要實現的翻譯目標。根據目的論的思想理論,法律文本翻譯原則可以分為四項原則:(1)準確性與精確性原則,法律文本是種很嚴謹的文體,它需要相當的準確性與精確性,其譯文也是要求準確性和精確性;(2)一致性與同一性原則,在其他文本中可以用同義詞表達相同概念,然而在法律文本中即使兩種意義完全相同的詞匯,也不能夠表達同一法律概念;(3)清晰及簡練原則,法律語言具有規(guī)范性,其譯文也應當符合原語語言特征,實現翻譯目的;(4)專業(yè)化原則,法律文本翻譯中,我們時常遇見專業(yè)術語,所以翻譯時要注意譯文法律術語的使用。在法律術語的翻譯中,要注意切合法律文本的適用語境和范圍,達到譯文能夠符合原文的效果。法律英語翻譯要切合法律適用的語境,不同的法律概念涵蓋了不同的法律術語,相應地要求法律術語使用的精準性;換言之,不同的法律概念也會運用不同的法律句式結構,針對法律句式結構的翻譯也需要一定的精準性。法律語言具有莊重、正式的特點,這就可以看出精準性是法律翻譯的基本原則。法律翻譯中,要仔細、準確地運用法律術語和固定句式進行翻譯,使譯文符合原文法律用語的語義范圍和相應的語境。
3法律翻譯策略
3.1法律詞匯翻譯策略
精確是法律文本翻譯的要求之一,這就需要對法律文本的每字每詞的特定概念進行仔細考慮。因此在翻譯法律詞匯時,應當考慮上下文語境和語義范圍,選出恰當的詞語進行翻譯。如:原文1: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和世界貿易組織希望在這兩者之間建立相互支持的關系,并為此建立適當的合作安排,同意如下:譯文1:TheWorldIntellectualPropertyOrganization(WIPO)andtheWorldTradeOrganization(WTO)de-siretoestablishamutuallysupportiverelationshipbe-tweenthem,andtheywanttoestablishappropriatecooper-ativearrangements,agreeasfollows.比較desire與wish的區(qū)別,可以發(fā)現詞的莊重、正式性是相對的,這些詞的選擇也符合法律文本語境的要求,法律翻譯時,詞匯的選擇要正式、莊重并且符合上下文語境需求,達到法律翻譯精準性的要求。原文2: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人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譯文2:Thelitigationarisingfromacontractdisputeshallbegovernedbythedomicileofthedefendantorthepeople'scourtoftheplacewherethecontractisperformed.此處dispute與entanglement都有糾紛的含義,它們的區(qū)別在于dispute指多人對某一事實正誤的爭論、糾紛;entanglement多指個人受復雜難解事務的牽連,產生糾紛。dispute能夠更加準確地表達法律中糾紛的含義,符合法律英語用詞的精準性的特點。原文3:因欺詐、脅迫以及乘人之危而簽訂的合同屬于可撤銷的合同。譯文3:Examplesofvoidcontractsarethoseenteredintoasaresultofmisrepresentation,duressorundueinflu-ence.此句中使用misrepresentation代表欺詐的含義要比使用fraud更加準確得體,符合法律英語中法律詞匯的正式性、準確性的特點。
3.2法律句式翻譯策略
法律句式結構完整、長句多并且多使用錯綜復雜句。翻譯時需要考慮到文本的特點進行翻譯,選用不同的句式結構以符合法律翻譯精準性原則。如:原文4:部長級會議應在世貿組織協定生效之日起五年內審查此豁免,其后每隔兩年,只要豁免有效,為了檢查是否產生了需要豁免繼續(xù)有效的條件。譯文4:TheMinisterialMeetingshallreviewtheex-emptionwithinfiveyearsfromthedateoftheWTOAgreemententryintoforceandthereaftereverytwoyearsaslongastheexemptionisvalidforcheckingwhetherthereisaconditionwhichtheexemptionisrequired.該例句為了準確表明時間而使用了一系列介詞短語,句子末位用which引導定語從句,使句子的結構更加復雜,這句話采用復雜句結構反映了法律英語句式繁復、正式的特點,達到表述嚴謹的效果。原文5:Norightscanrestononepersonwithoutacorrespondingdutyrestingonsomeotherpersonorper-sons.譯文5.1:沒有相應的責任附加在任何一個人的身上,就沒有相應的權利可以附加在任何一個人的身上。譯文5.2:沒有無義務的權利?梢娮g文5.2中只有一句話,相比譯文5.1更加簡潔地道,符合法律文本簡潔的特點,也可以準確地道地用漢語表達出原文的意思。
4結語
本文從法律詞匯、句型翻譯中總結出法律翻譯相關策略,看出法律翻譯具有嚴謹性、正式性的特點,在翻譯時需要考慮到上下文的語境選用正確合適的詞匯或句型結構。結合目的論的翻譯原則,本文從法律精準性原則出發(fā),對法律文本翻譯的特點和相關策略進行分析歸納,也為法律文本高質量的翻譯提供建議。法律文本語言具有其獨特性,翻譯時要盡可能把握法律語句的內涵意義,選擇精準的詞匯、恰當的句型,使譯文符合原文翻譯的目的要求,使譯文更加忠實和流暢,這需要大量的實踐經驗和翻譯技巧總結。由于筆者對法律翻譯認知水平有限,本文中提供的翻譯策略未能夠全面地提供幫助意見,還有待改善。但本文基于精準性原則提供的一些翻譯策略還是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可以為法律英語翻譯提供一些指導建議和幫助。
參考文獻
[1]Block,Gertrude.EffectiveLegalWriting(thirdedition)[M].TheFoundationPress,1986.[2]BryanA.Garner.牛津現代法律用語詞典[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3]韓丕勛.淺析民事訴訟法的修改[J].內蒙古電大學刊,1992(2):16-20.
[4]胡仁英.英中法律協議文本的語言特點及翻譯策略[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
閱讀期刊:《天津法學》
《天津法學》(季刊)創(chuàng)刊于1985年,是由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學院主辦的期刊。在貫徹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下功夫,注重傾聽時代的呼聲,反映時代的要求,回答時代的課題。為提高法學理論水平提供評說園地,為完善法律體系提供有益學說,為提高司法實踐質量提供理論基礎。
上一篇:康德國際法權如何解釋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