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傳統(tǒng)的園林景觀設計理念已經(jīng)無法滿足現(xiàn)代人們聽覺享受的高要求,因而近年來園林景觀設計增添了聲景觀元素,通過將聲景學園林引入到設計當中,讓我國園林設計不僅呈現(xiàn)視覺盛宴,并且增加聽覺體驗。不可否認的是,聲景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應用于園林景觀設計中存在諸多問題,因此,本文將重點從當下聲景學在山東萊西市園林景觀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出發(fā),對癥下藥提出相應解決措施,旨在為相關人士提供些許幫助,拓寬園林景觀設計視野,為我國園林建設發(fā)展注入不竭動力。
1聲景學應用于園林景觀設計的重要意義
作為衡量一座城市進步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城市園林建設水平代表了一所城市的精神文明風貌。近年來黨和國家加大對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關注度并投入大量資金予以支持;谌藗儗@林建設水平的更高要求,傳統(tǒng)的只注重視覺呈現(xiàn)的設計方法已經(jīng)無法讓欣賞者沉浸在設計當中并產(chǎn)生共鳴。尤其面對城市化進程加快,鋼筋水泥、車水馬龍的嘈雜聲音環(huán)境下,將潺潺水聲、鳥叫蟲鳴等來自自然的聲音近乎全部淹沒。因此,園林聲景觀技術異軍突起,成為當下城市園林建筑中的重要模塊,讓園林景觀不在再是一幅幅美輪美奐的無聲美景,更是沁人心脾的有聲景象。聲景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末,由芬蘭地理學家格拉諾首先提出,加拿大音樂家進行解釋,正是因為這支研究小組多年來對自然界聲音的研究,才為聲景學的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開端。聲景的概念是指在自然和環(huán)境中,從審美角度和文化角度值得欣賞和記憶的聲音[1]。這一概念自發(fā)起之日,讓聲學獲得了更大的研究空間。聲景學是研究人、聲音、環(huán)境三者之間關系的學科,借鑒了景觀學的構(gòu)成,歷經(jīng)半個多世紀的融合,聲景學逐漸被應用于園林景觀設計當中,通過將聲音要素加入到景觀設計當中,讓園林景觀呈現(xiàn)動態(tài)、生動的場景,提升市民的審美體驗。
2目前將聲景學運用于園林景觀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2.1重視程度不夠,運用聲景學設計園林景觀基礎較為薄弱
正所謂意識決定行動,我國將聲景學應用于園林設計相對較晚,相比其他發(fā)達國家而言,該學科還沒有得到國內(nèi)從業(yè)者的足夠重視,社會對于聲景學設計的認知度并不高,因此政府相關部門對該領域認識不到位,對于必要的隔音設備資金投入力度極度匱乏,園林景觀設計師對此也缺乏工作動力。除此以外,城市園林普遍設立于開發(fā)程度較高的市中心,因此不可避免會有汽車鳴笛聲、廣場舞音樂、交通噪音等客觀因素對園林聲景造成極大的干擾。這些都成為影響聲景學運用于園林景觀設計的羈絆[2]。
2.2園林設計師對聲音的自然、社會屬性缺乏合理認知
不論是來自大自然的聲音,還是人為活動出發(fā)的聲音,都可以被應用于園林景觀設計當中。由于缺乏科學的評判標準,導致很多園林設計是在進行實際操作中因為無法均衡二者的關系,往往受困于傳統(tǒng)園林設計觀的印象,要么放棄人為聲音,只采用大自然聲音,造成園內(nèi)聲音單調(diào);要么摒棄掉大自然聲音,僅一味靠設置大量智能音箱系統(tǒng)支撐園內(nèi)聲音效果,造成夸張失真,有違聲景學的初衷[3]。
2.3理論脫離實際,難以滿足當?shù)鼐用駥嶋H需求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qū)地質(zhì)、氣候、溫度、濕度等不盡相同,每個地區(qū)都有當?shù)靥厣幕,部分設計師在進行園林建設以前,并沒有將場地環(huán)境、游覽功能等進行充分考慮,只是盲目將各種聲音簡單疊加布置在園林中,影響了市民的感體驗,而且造成了人力、財力、物力的極大浪費,影響園林景觀設計整體效果。
3改進聲景學應用措施,提升園林景觀設計質(zhì)量對策路徑
3.1政府部門加大扶持力度,為園林聲景設計提供堅實保障
政府部門通過自上而下的大力宣傳,讓聲景學園林景觀設計理念扎根于全部相關人士的心中,提高全社會對聲景學的重視程度,特別是園林局相關領導,要全面認識到聲景學在未來園林景觀建設發(fā)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加大資金投入,保證有充足的設備支持應用于園林景觀建設。不僅如此,為了聲景學的科學合理運用,人作為工作的主體,必須要加強人才隊伍的構(gòu)建,才能確保園林景觀設計水平的提高。因此,有關部分在將資金投入到購買設備的同時,對于人才的投資也是必要的,政府和行業(yè)內(nèi)協(xié)會要加強組織專業(yè)培訓,并通過設立專項資金,激勵廣大園林設計、施工認識積極探索、努力創(chuàng)新,用系統(tǒng)、完善的人才培訓機制和晉升體系,讓相關工作者可以心無旁騖、全身心投入到將聲景學應用于園林景觀設計研究中來,防止因為思想意識不到位、責任心不足阻礙聲景學在園林建設中的應用。
3.2主管部門及研究機構(gòu)應當完善優(yōu)化相關標準,規(guī)范體系
沒有科學完善的聲音應用標準以及嚴格的規(guī)范體系作為支撐,很難保證園林聲景設計的合理運用。政府有關部門以及相關機構(gòu)應當及時針對自然聲音、人工聲音在園林聲景設計中“厚此薄彼”的利用現(xiàn)狀進行實地走訪、調(diào)查,并結(jié)合大量實際情況進行歸納總結(jié),再結(jié)合當下社會發(fā)展的最新趨勢,將二者進行整合,制定出聲音應用規(guī)范,及時填補以往聲音應用標準的空白。例如人工湖放羊禽類的方式、假山的投放比例等等。以此標準規(guī)范聲景學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切實改善設計者拘泥于傳統(tǒng)園林設計理念的現(xiàn)狀,讓自然的聲音與人為的聲音可以進行良好的互補。
3.3園林聲景學設計符合當?shù)匚幕瘋鹘y(tǒng)
園林綠化作為一座城市的標簽,應當充分體現(xiàn)出城市文化底蘊和特征,因此在園林設計師在開展設計工作之前,應當針對當?shù)匚幕⒚袼椎冗M行系統(tǒng)的考察,在這些地方特色之中提取作為設計方案的聲音類型,例如具有萊西市特色的萊西秧歌、中國八大戲曲劇種之一的萊西呂劇、萊西木偶、萊夷古樂等等都是山東萊西市的標志,將這些聲音加入到萊西市園林景觀設計當中,讓人們在休閑娛樂的同時產(chǎn)生強烈的歸屬感[4]。與此同時,為了讓設計方案更加科學合理,設計者應當同時做出多個方案,通過征詢公眾意見的形式在多個方案中擇優(yōu)錄取。最終選定的方案一定是最能體現(xiàn)當?shù)靥厣,結(jié)合環(huán)境、場地、聲景之間的最優(yōu)組合。讓園林景觀可以體現(xiàn)當?shù)靥厣约拔幕瘍?nèi)涵,彰顯地區(qū)精神品格。
3.4園林聲景學設計應當以人為本,滿足市民需要
園林設計在堅持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先、因地制宜的同時,充分考慮人的需要。人作為景觀的設計者和使用者,園林景觀建設務必要建立在“以人為本”的原則之上。園林景觀設計者應當充分考慮到園林景觀所面向的所有群體,從幼兒到老年,從身體健壯的人群到殘障人士,園林景觀所面向的對象可謂是普羅大眾、應有盡有。因此將聲景學應用于園林景觀設計之時應當充分考慮不同群體的需求,盡可能滿足絕大部分參與需求與情感需求,在設計之時要充分體現(xiàn)人文主義關懷。例如針對老年人好靜的特點,在將聲景學應用于園林景觀時應當開辟人流少的精辟場地。兒童對于聲音的需求與老人不同,他們喜歡熱鬧,對聲音充滿好奇,聽覺是他們探索世界、學習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在園林設計之時,可以陳設飛禽走獸的模型,并配合模擬聲,為兒童提供歡快的聲景同時,還有科普的作用,可謂是事半功倍。聲景的設計對于殘障人士同樣可以起到效果,通過在園區(qū)中加入引導聲和音箱的擺設方位,以此作為導視功能,引導視覺殘障人士在園中順利地游玩。
4結(jié)語
綜上所述,將聲景學應用于園林景觀設計,成功擺脫了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讓園林綠化與現(xiàn)代精神文明更加匹配。我國林業(yè)部門相關人士應當注重聲景學在園林景觀中的應用,不斷進行探索、優(yōu)化,以此提高我國園林綠化建設整體水平,這關系到人民福祉、關乎國家未來也將助力我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早日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金煒.聲景學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及探討[J].現(xiàn)代園藝,2019(4):121-122.
[2]楊翠巖.聲景學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及探討[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14):1269.
[3]上官燕.萊西市人大:筑牢“綠色崛起”根基[J].山東人大工作,2018(1):22.
[4]高文婧.加快推進綠滿萊西國土綠化行動研究[J].農(nóng)業(yè)與技術,2019,39(16):178-180.
《園林景觀設計中聲景學的應用》來源:《低碳世界》,作者:王大鵬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jinnzone.com/gongyeshejilw/70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