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寶鋼股份煉鋼廠一煉鋼分廠厚板鋼種生產(chǎn)過程中的控氮因素進行了綜合分析。介紹了轉(zhuǎn)爐、精煉采取的主要控氮技術(shù)措施,通過一系列措施的實施,氮含量呈逐漸下降趨勢且波動范圍逐漸縮小,平均成品氮穩(wěn)定控制在0.0029%左右,小于≤0.0033%的比例穩(wěn)定控制在70%以上。
關(guān)鍵詞:控氮;厚板;超低磷鋼;超低硫鋼;精煉
0引言
對于大多數(shù)鋼種來說,氮是有害元素,且氮在鋼中的溶解度極低,主要以氮化物的形式析出,易誘發(fā)鑄坯表面產(chǎn)生裂紋[1]。特別是厚板鋼種,往往是包晶鋼、中高碳鋼等含多種合金元素的鋼種,其裂紋敏感性進一步增強,所以說,厚板鋼中的氮偏高更容易誘發(fā)板坯的裂紋缺陷。2016年以來,寶鋼3#連鑄機厚板產(chǎn)品成品[N]≤0.0033%的比例逐漸降低,平均[N]逐漸升高,板坯角裂、星裂頻發(fā),嚴重影響到板坯的質(zhì)量,因此,提高厚板產(chǎn)品煉鋼全流程控氮能力變得日益迫切。
1控氮原理及影響因素分析
1.1控氮原理
氮在鋼中以原子的形態(tài)存在,其溶解度服從西化特定律。即氮含量與外面的氮氣分壓的平方根成正比。碳與硅等元素能明顯地降低氮在鋼液中的溶解度,Ti、V、Nb、Cr、Mn與氮有較強的親和力,能形成穩(wěn)定的氮化物。在一定條件下,氮在渣鋼界面上的吸附是氮在鋼液中溶解的限制環(huán)節(jié),而鋼液中溶解的氧原子是很強的表面活性物質(zhì),也能在相界上吸附并與氮原子爭奪吸附點,因此,在一般情況下,鋼液中含氧量較高將會降低鋼液表面吸附氮的速度,氧化性鋼液與還原性鋼液比,氮的溶解速度低。
1.2鋼種結(jié)構(gòu)影響
(1)超低磷鋼比例的影響超低磷鋼的冶煉需要更強的氧化性。對于頂?shù)讖?fù)吹轉(zhuǎn)爐,同時存在著吸氮和脫氮過程。在碳氧反應(yīng)區(qū),界面層溫度可達2600℃左右,碳氧反應(yīng)生成的CO氣泡對鋼液有明顯的脫氮作用[2]。由于超低磷鋼需要更高氧化性,由圖1可知,2016年12月以來,成品[P]≤0.0120%比例大幅上升,吹煉后期脫碳速度降低,CO氣泡的脫氮作用減弱,鋼液吸氮可能性增加。
(2)超低硫鋼比例的影響相關(guān)文獻研究表明[3-4],氮從氣相進入鋼液與擴散邊界層有關(guān),從動力學角度分析知,吸氮限制性環(huán)節(jié)為氮在液相邊界層的擴散。出鋼結(jié)束脫氧合金化,鋼包頂渣改質(zhì),使得鋼液和爐渣中的活性元素氧大幅降低,一旦鋼液裸露,吸氮風險將會顯著上升。由圖2可知,2016年12月以來,成品[S]≤0.0015%的比例越來越高,精煉LF脫硫負擔加重,處理時間長、鋼液裸露時間長,故精煉LF是增氮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之一。
1.3鋼包溫度
轉(zhuǎn)爐出鋼后的鋼水溫度低,LF升溫時間長,有上述分析可知,吸氮風險增加,同時鋼水溫度低,LF加入的渣料不能快速融化,再加上通電級數(shù)、底吹流量若偏大,鋼水翻滾、裸露接觸空氣幾率大、時間長,導致LF增氮嚴重。
1.4鋼包硫含量
鋼包硫含量高,LF脫硫負擔重,處理時間長,增氮風險大。由圖3可知,2017年1月以來,鋼包[S]≤0.0080%比例逐漸降低,LF脫硫負擔逐漸增加。
1.5鋼包底吹氬的影響
LF爐脫硫原理是利用造還原渣脫去鋼水中的硫,屬鋼與渣的界面反應(yīng),良好的動力學條件是脫硫的前提,因此吹氬攪拌尤其重要。生產(chǎn)實際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因鋼包底吹氬不好,被迫選擇LF頂槍處理,造成LF處理過程中增氮嚴重,造成成品氮超標而改判。因此,要保證鋼包底吹氬透氣磚的暢通,減少因鋼包底吹氬失敗造成的LF頂槍處理的比例。
1.6LF渣料的影響
2017年1月以來,LF進站[S]≤0.0020%的比例逐漸降低,如圖4所示。鋼水溫度、硫磺等條件變差以外,石灰、鋁渣等渣料脫硫能力變?nèi)跻彩强赡茉蛑弧?/p>
2結(jié)束
語根據(jù)上述各相關(guān)因素的分析,控氮采取的改進措施包括:轉(zhuǎn)爐降低后吹比例,減少吹煉后期的吸氮;適當提高鋼包溫度、改善脫硫劑性能,降低LF脫硫負擔;LF前期加料攪拌時,將包蓋下降,減少化渣過程空氣的卷入,渣料完全融化后,適度調(diào)低低吹氬流量;加強LF用石灰活性度檢查確認,確保石灰的脫硫效果。
通過上述措施的實施,寶鋼股份厚板產(chǎn)品成品氮可以穩(wěn)定控制在0.0033%以下,鑄坯邊部裂紋等缺陷得到了明顯改善。
參考文獻:
[1]李勇.煉鋼過程中鋼水氮含量控制[J].鋼鐵,2010,45(10):52.
[2]傅杰.鋼冶金過程動力學[M].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2001.
[3]陳叢虎,王新志,厚健龍,等.X70管線鋼控氮工藝研究[J].河南冶金,2009,17(3):18.
[4]凌天鷹,徐匡迪.澆注過程鋼液吸氮的研究[J].鋼鐵研究,1989(2):7.[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jinnzone.com/gongyeshejilw/67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