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印象
侯本亮 賈嬌嬌 鄧鳳偉
摘要:街道是城市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本文通過對城市街道的調(diào)查研究,從其社會功能、與人的關系、意象等方面對街道進行了分析,以喚起人們對街道本質(zhì)的深刻思考。
關鍵詞:街道;城市;人
在簡•雅各布(Jane Jacobs)出版的《美國大城市的生與死》(The Death and lif Of American Cities)書中說道:“當我們想到一個城市時,首先出現(xiàn)在腦海里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氣,城市就有生氣;街道沉悶,城市也就沉悶。” 現(xiàn)在絕大多數(shù)人都活動在建筑之中,建筑內(nèi)部成為城市里最有活力的地方。要使街道富有活力,必須將建筑內(nèi)部秩序滲透于外部,即街道。也就是說,建筑的建城給了街道軀體,建筑內(nèi)部的活動給了街道生命,實際上是人賦予街道生命。
1、街道與城市
街一一城市的年輪。真正的街,應該是在時間軸里生長出的空間,記錄著特定時間里的政治、
經(jīng)濟、人文信息。街道交織形成了城市,時空特質(zhì)的差異構成了街的曲折委婉,而自然和人文的積淀又造就了歷史、風情以及偉大和謙卑的傳承故事,從而構成了我們城市年輪和城市的歷史。穿越街道,其實就是在穿越時空,就是在歷史文化的長廊中游弋。無論歷史的河流有多長,無論文化的源頭在哪里,每一座城市總有街道向你招展風韻,每一條街道總有故事使你魂牽夢縈。走在王府井,心頭有王朝沉浮盛世風景;漫步南京路,眼前是歲月滄桑百年輪回;洛陽老街古風猶在,蘇州新路氣象萬千,一系列的街道成為連接歷史古今的走廊,城市離不開街道,歷史離不開街道,人民的生活同樣離不開街道。
2、街道的社會功能
街道作為城市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伴隨著城市的產(chǎn)生而形成,人們上班、上學、購物、以及文化,人們在街道上散步、閑逛、鍛娛樂等都離不開街道煉身體、和鄰居聊天。由此可見,街道空間是交通功能與生活功能相結合的場所,同時容納流動的人群與靜止的人群。
街道對于人類來說又是一個交往和提供發(fā)生機會的場所。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除了滿足物質(zhì)的需求以外,還必須滿足人們交往、交流、娛樂的需求,一種面對面的交往和溝通。通過這種交流使人們能夠增進互信和理解,能夠獲取社會環(huán)境的信息,能夠受到啟發(fā),獲得獨特的精神感受。
生活總是和一定的空間和地點(街道)聯(lián)系在一起的,在熟悉的生活地點,我們通常就能得到一種個人身份的認同感(一種說明“我們是誰”的感覺)、親切感、歸屬感和共同認同(成為一個大集體或者家庭或者鄰里人群的歸屬感)。每個人對街道的情感認同感覺不一樣,街道的空間、小區(qū)、甚至一個商店、一棵樹都是街道情感認同的因素。
3、街道與人
人本身是街道空間重要組成部分,成功的街道空間的基礎不僅在于其良好的物質(zhì)景觀,還在于街道上生氣勃勃的人的活動。塑造街道的目的是增進人們的公共交往,人的活動反過來也體現(xiàn)著街道的形象與活力。街道是城市活力的集中體現(xiàn),街道上人來人往,有的購物、有的閑聊、有的匆匆走過,如果沒有這些活動,整個街道都將變得死氣沉沉。
街道作為路徑和場所的統(tǒng)一體,是三維的街道空間與人的心理感受所構成的統(tǒng)一體,是人在街道中進行感知、體驗形成的場所,是一種有意義的感覺場,而審美行為的目的就在于構建客觀形態(tài)的主觀意象。心理學家認為,人之所以能識別和理解環(huán)境進而產(chǎn)生審美感受,關鍵能在思維世界中再現(xiàn)街道空間環(huán)境的形象,并對這種意象進行判斷,獲得審美愉悅。
4、街道意象
街道意象是觀者對街道進行認知的直覺觀照時,剎那間街道在心中投射的形式。因此就街道空間的創(chuàng)造而言,設計者能夠把握的只是意象的塑造,而環(huán)境意境的構成更強調(diào)審美者的主觀參與,
因而不能直接指導具體的設計工作。不同的時代造就不同的街景文化。街道特色是城市內(nèi)在素質(zhì)的外部表象和城市個性的綜合體現(xiàn)。不同的街景反映出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在當時特定條件下的不同社會生活場景,體現(xiàn)著一定歷史條件下人們的物質(zhì)追求和精神需求。
5、總結
尋常街道上的平凡日子里,游人在人行道上徜徉;孩子們在門前嬉戲;石凳上和臺階上有人小憩;迎面相遇的路人在打招呼;郵遞員在匆匆地遞送郵件;兩位技師在修理汽車;三五成群的人在聊天。這種戶外活動的綜合景象受到許多條件的影響,物質(zhì)環(huán)境就是其中的一個因素,它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影響著這些活動。而這些活動就是建筑師在規(guī)劃城市的時候必須熟知的,只有了解一個城市的街道,街道中發(fā)生的事情,才能更好地了解城市,創(chuàng)造出符合城市形象的作品,才能讓城市更長久地存在下去。建筑師只有通過建筑才能創(chuàng)造社會聯(lián)系。也就是說,建筑師的本事就是如何像打楔子一樣把建筑一個個地打入限定的環(huán)境中。
參考文獻:
[1]【美】凱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曉軍譯.《城市意象》.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
[2]【日】蘆原義信著.尹培桐譯.街道的美學.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
[3](丹麥)楊•蓋爾著.何人可譯.交往與空間.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出版.1992
[4] 左光之.對城市街道空間設計的思考.山西建筑.2002(12)
[5] 葛靜.淺談城市街道空間.工程建設與設計.2006年(S1)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jinnzone.com/chengshiguihualw/8702.html
下一篇:排水管道堵塞的原因與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