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時課改的進行國內(nèi)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正在一點點的發(fā)生變化,教師教學方法也在不斷的更新,現(xiàn)代化高科技手段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的今天,特教學校是否還要堅持運用實物進行教學;高科技教學手段和實物在教學中運用的關系和如何應用實物教學來提高教學性效果,接下來小編簡單介紹一篇優(yōu)秀教學論文。
摘要:在課改不斷深入,教育教學理念不斷更新,現(xiàn)代化高科技手段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的今天,特教學校仍然要堅持運用實物進行教學。要根據(jù)聾生的自身生理條件和認知規(guī)律,把多媒體教學、網(wǎng)上資源的現(xiàn)代高科技教學手段和普通實物教學密切相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使用實物進行教學,以求最高、最好、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為聾生開拓出更廣闊的學習和生活空間。
關鍵詞:特教學校;實物教學;內(nèi)涵;應用
1運用實物教學的原因
特殊教育學校運用實物進行教學,這是聽障兒童自身生理機能決定的。聾障學生喪失了聽力和語言能力,對事物的感知和認識,只能依賴視覺。入學后,要達到正確認識文字,使用文字則必須借助實物,不然就達不到文字和實物的統(tǒng)一,不能真正的理解文字內(nèi)容。近年來,多媒體、互聯(lián)網(wǎng)教學手段已走入了特殊教育學校的課堂,特教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和網(wǎng)上資料極大地提高、豐富了特教學校的實物教學領域。很多實物網(wǎng)上就可以查到。但是網(wǎng)上的東西仍屬于圖片性質,即使是動畫也只是平面的,缺少真實感、立體感,和實物相比教學效果就相差很多。堅持運用實物教學也正是特教教學的特色,也正是和普通小學的區(qū)別所在。
2現(xiàn)在聾校運用實物教學的范疇
既然運用實物教學對特教教學這么重要,那么現(xiàn)在聾校教學所運用的實物包括哪幾個方面呢?
2.1以往所具有的多種教具:為了教學,各學校都已經(jīng)購置了一些教具、動物的標本,建立了各種實驗室。這些事特教學習運用于實物教學的一部分,咱們教師要有效、適時地充分利用這些已有的實物進行教學。
2.2自然界存在的、各種人為制造的實物:例如:蘆葦、籃子。電影票、望遠鏡等,鳥、蘆葦是自然界存在的。而籃子、電影票、望遠鏡這些是人為制造的,需要我們隨時搜集自然界存在的教學實物,人為地制作教學實物。
2.3形體語言和演示:有些知識是抽象的,這就需要教師用形體語言和演示來幫助學生學習。例如:“冷”“熱”“害怕”。教師必須用形體語言來演示,學生就可以很容易接受,還有用形體語言也無法演示的詞匯。例如:“紛紛落下”,教師把紙撕成紙屑,在課堂上向上拋,紙屑落下的情景,就是“紛紛落下”一詞之意。
2.4多媒體教學是實物教學的延伸與發(fā)展:多媒體教學、網(wǎng)絡教學是實物在教學中運用的發(fā)展,屬于帶有科技色彩的實物。只不過把靜的實物變成了動畫及圖片,和圖片相比更具有了直觀性、形象、具體化了。把聲、光、色、立體感覺一起拿來給學生體驗與感知,使學生學到的知識更有情感性、思想性。
2.5圖片、錄像資料、幻燈、也屬于實物教學的范疇:教師可以把有很多錄像資料片運用到教學中來。例如“辛亥革命”,把這部片子放給學生看,再講解,學生對課本理解掌握就容易得多了;脽、投影均可以運用到教學中來。但是最多被我們教師運用的是圖片,我們教師要自畫一些圖片來補充教學。
3堅持實物教學的優(yōu)勢,利用實物教學最大程度提高教學效果
我們提倡教師精心準備每一節(jié)課,把實物教學運用到每一節(jié)課中去。聾校七年級語文第13冊《撈鐵牛》一文。如果教師課前準備好一盆水,一個長方體舊飯盒,一些沙子,來演示古人借助水的浮力撈河中鐵牛,就直觀容易多了。教師把空飯盒放在盛滿水的水盆里,逐漸加沙粒,當飯盒沉到一定程度再把飯盒中的沙粒一點點取出來,學生立刻就會理解古人是如何借助水的浮力把鐵牛撈出水面的。在以后的生活中也會運用水的浮力為生活服務。提倡教師盡早地掌握全學年的授課內(nèi)容,及時地準備好季節(jié)性的教學實物。有些季節(jié)性食物,是需要我們教師在季節(jié)氣候有的時候準備好,例如:昆蟲類、植物類。提倡教師要搜集自然界的實物,自做一些人為的實物。所以教師要勤于搜集,樂于搜集,以備教學之用。有些實物不是自然界所有的,有的是人為而制作的,這也是以往所說的自做教具內(nèi)容,教師要自己動手制作實物用于教學,如風箏。提倡特教學校建立一個完備的實物室。聾生對各種事物的認識是有限的,對豐富多彩、五彩繽紛的世界認識是知之甚少。有條件的特教學校要建立一個有相當規(guī)模的實物室(標本室),把教學所用的實物都嚴格分類陳列起來,便于學生參觀和教師教學之用,這樣對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都有一定的輔助作用。總之,特教學校教師要根據(jù)聾生的自身生理條件和認知規(guī)律,把多媒體教學、網(wǎng)上資源的現(xiàn)代高科技教學手段和普通實物教學密切相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使用實物進行教學,以求最高、最好、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為聾生開拓出更廣闊的學習空間、生活空間。
參考文獻
[1]季佩玉,簡棟梁,程益基.聾教育教師培訓教材北京[M].:中國盲文出版社,2000:p130
[2]季佩玉,黃昭鳴.聾校語文教學法[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p108
閱讀期刊:課程教學研究
《課程教學研究》針對課程改革和教育教學的實際,刊發(fā)觀點新、質量優(yōu)、指導性強的文章。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yōu)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guī)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下一篇:國外基礎教育如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