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软件 ,麻豆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av毛片不卡无码

您現(xiàn)在的位置是:首頁作物生產科學論文

洋蔥綠色地膜覆蓋高效栽培技術

發(fā)布時間:2021-09-03 10:41:31更新時間:2021-09-03 10:41:31 1

  洋蔥,屬百合科二年生植物,營養(yǎng)價值較高,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膳食纖維以及鉀、鈣、鈉等礦物質,洋蔥中的黃酮類物質具有抗氧化活性和保健功效[1],以保護細胞免受紫外線輻射和過氧化氫的破壞作用[3]。洋蔥作為世界性主栽蔬菜,也是推進農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優(yōu)質品種,蘇、魯、豫、皖等中日照地區(qū)常年種植5萬hm2,在國內外市場具有強大競爭優(yōu)勢。但是,在洋蔥的整個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對栽培技術要求較高,任何環(huán)節(jié)的操作不當都會對洋蔥的產量造成影響。近年來,地膜覆蓋在農作物的生產中發(fā)揮較大的作用,地膜覆蓋可以改善土壤條件,具有儲水保墑、增加土壤含水量、控溫、抑制雜草生長、減輕土壤鹽堿化、改善微生物活性等作用[4,5],對增加農作物的產量具有明顯的效果。另外,地膜覆蓋技術可以簡化田間管理,減少勞動力成本的開支[6]。在洋蔥的整個生長周期內,會伴隨較多雜草的生長,浪費人力物力,生產成本增加。本課題組于2018~2019年在連云港市農業(yè)科學院東辛試驗基地進行不同顏色地膜覆蓋試驗,發(fā)現(xiàn)采用綠膜覆蓋比無色地膜覆蓋減少鱗莖膨大期除草用工,簡化了田間管理,減少勞動力成本,而產量與無色地膜相比無明顯差異,這為洋蔥高效制種、綠色生產和高效栽培提供了技術支撐,現(xiàn)將洋蔥綠色地膜覆蓋的高效種植技術要點總結如下:

洋蔥綠色地膜覆蓋高效栽培技術

  1 、品種的選擇

  洋蔥的種質資源豐富,按皮色分為黃、白、紫3種,按日照條件分為長日照、中日照和短日照,按熟期分為早、中早、中熟和晚熟品種,不同特性的洋蔥品種對栽培技術的要求不同。生產上應根據(jù)不同的氣候條件選擇高產、優(yōu)質、適應性強、商品性好的品種。

  2 、育苗

  洋蔥為綠體春化植物,對播期的要求較為嚴格,播期早,洋蔥苗期株型較大,翌年容易通過春化而抽薹;播期晚,植株長勢弱,越冬期容易發(fā)生凍害,因此,需合理選擇播期。在中日照地區(qū)早熟品種的適宜播種時間為9月5~10日,中晚熟品種的適宜播種時間為9月10~15日,播種完畢,撒施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預防苗期病害,最后撒一層基質,加蓋遮陽網(wǎng),澆足底水。待70%左右的洋蔥幼苗出土時揭掉遮陽網(wǎng),最好在傍晚進行,出苗后加強苗床地的管理,根據(jù)幼苗的生長情況進行間苗、澆水、除草等田間操作。

  3 、定植

  當幼苗苗齡在50~60d,假莖粗0.5~0.6cm,幼苗長到3葉1心或4葉時開始定植。選擇2~3年未種植過蔥蒜類的大田,667m2施腐熟有機肥4000~5000kg、尿素10kg、復合肥30~40kg,施肥結束后深耕細作。定植前4~5d鋪綠色地膜,鋪地膜前,667m2用33%二甲戊靈乳油100~150m L兌水15~20kg噴霧表土,要求壓緊壓牢地膜。定植前1~2d對苗床地澆水,以利于起苗并減少對根系的傷害。選用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幼苗,按大、中、小進行分類分級定植。單株定植,行株距為(15~18)cm×15cm,株距太大,植株長勢旺,容易通過春化而抽薹;株距太小,定植過密,植株長勢弱,容易受到凍害,而且后期容易營養(yǎng)不夠,鱗莖較小,影響經濟產量。定植不宜過深,保證幼苗根系與土壤緊密結合,定植后灌一次大水,12月中旬灌封凍水。

  4、 田間管理

  蔥苗返青時,結合灌水,667m2施尿素15kg、復合肥10kg。在鱗莖的膨大期,667m2施尿素10kg、復合肥25kg,以保證鱗莖正常膨大的需求。另外,根據(jù)田間情況,每隔7~10d澆1次水,保持土壤濕潤,采收前7~10d不再灌水,避免鱗莖吸足水分不耐貯。春季洋蔥生長過程中,易發(fā)生早期抽薹的現(xiàn)象,嚴重影響產量,對于出現(xiàn)先期抽薹的植株,應及時摘除花薹,以促進側芽的發(fā)育,形成鱗莖。

  在洋蔥的整個生長期間,田間病害較為嚴重,尤其是高溫高濕天氣,霜霉病和紫斑病發(fā)病較多,要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防治。采用綠色、無污染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綜合防治方法。綠色防治:選用優(yōu)質、高產、抗病性強的洋蔥品種,選擇2~3年未種植過蔥蒜類的地塊種植;注意煉苗,以提高洋蔥的抗逆性;保護好天敵,為它們創(chuàng)造適宜的生存環(huán)境;瘜W防治:霜霉病用80%烯酰嗎啉進行噴霧,發(fā)病期或發(fā)病初期開始噴藥,噴霧時應做到葉面、葉背均勻周到,視病情需要可噴2~3次,每次間隔7~10d,或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視病情,每隔7d左右施藥1次,可連續(xù)用藥2~3次,施藥時要均勻噴透。紫斑病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連續(xù)防治2~3次,間隔7~10d。蔥薊馬選用10%的吡蟲啉1500倍液噴霧防治。

  5、 收獲

  當?shù)厣喜抗軤钊~倒伏后7~10d,開始采收,若采收過早,地上部營養(yǎng)未全部轉移到鱗莖,導致產量較低,商品性下降;若在葉片全枯黃時采收,則蔥球不耐貯藏。采收最好選擇晴天進行,收獲的蔥球晾曬1~2d,假莖留2~3 cm,用洋蔥葉蓋住蔥頭,待表皮干燥后收獲貯藏。

  參考文獻

  [1]Srinivasan K.Antoxidant potential of spices and their active constituents[J]. critical review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on,2014,54:352-372.

  [2] 王麗麗,余海龍,黃菊瑩,等.不同覆蓋措施的土壤生態(tài)環(huán)境效應和作物增產效應述評[J].江蘇農業(yè)科學,2016(7):11-15.

  [3] 郭丹丹,馬英杰,馬亮.南疆滴灌棗樹不同覆蓋條件下地溫與葉片光合特性研究[J].西南農業(yè)學報,2019,11(32):2542-2549.

  《洋蔥綠色地膜覆蓋高效栽培技術》來源:《現(xiàn)代園藝》,作者:陳微;惠林沖;李威亞;楊海峰;何林玉;繆美華;陳振泰;潘美紅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jinnzone.com/zuowushengchanglw/73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