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學報英文版是sci。《海洋學報(英文版)》(Acta Oceanologica Sinica)月刊,國內刊號 11-2056/P,國際刊號 0253-505X,郵發(fā)代號 82-285。

報道海洋科學基礎理論研究及海洋應用研究成果及最新進展。該刊堅持“雙百”方針,重視基礎研究及應用研發(fā),重視社會效益和國際影響,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努力提高我國海洋科學水平和國際影響力。主要刊登海洋科學與工程、海洋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海洋氣象、海洋化學、海洋地質、海洋藥物、海洋遙感、海洋信息系統(tǒng)與管理工程、水產、湖沼等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來稿要求
(1)稿件須是海洋科學技術領域中自然科學方面的稿件,文章重點反映海洋學某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進展。
(2)要求來稿選題新穎,具有開拓性或創(chuàng)新性,屬于國際或國內海洋科學技術領域基礎研究或應用基礎研究方面的前沿課題。
(3)所報道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或應用價值,能夠引起本學科同行的關注。
(4)文章中的方法合理數據可靠、推理嚴謹、結論明確、寫作規(guī)范。
(5)文章不涉及保密問題及一稿多投問題。
論文格式說明
正式發(fā)表論文的內容包括題名、作者姓名及其工作單位、首頁腳注處的基金項目(有此內容時)和通訊作者郵箱、摘要及關鍵詞、正文、致謝(有此內容時)、
參考文獻。
(1)題名
題名須精練概括、凝煉、清晰、準確,文題相符,醒目、發(fā)人深省。一般不超過30 個單詞,盡量不用句子做標題,盡量避免單詞重復。必要時可加副標題。不要使用縮寫。題目首字母大寫,專有名詞和地名首字母大寫,其它均小寫。
(2)作者姓名及其工作單位
按英語國家習慣,名前姓后,首字母大寫,如“Guoqing Zhang”;
作者單位:單位全稱、城市 郵編,國別。
注意: 單位中逗號前后級別由低到高,避免寫成“XXX 實驗室,教育部,XXXX 大學/研究所”的形式;城市與郵編之間為空格,不含英文逗號。
作者右上角標的數字表示所屬單位,通訊作者加標“*”。
(3) 首頁地腳處的基金項目和通訊作者郵箱
基金資助項目的全稱(確保英文名稱是標準用法)和批準號,項目名與批準號之
間用“under contract”連接,如“under contract No. PE12345”或“under contractNos PE12345 and PE54321”,含多個資助項目的請依次排列,每個項目之間用英文分號“;”分隔。
基金項目下另起一段,左上標“*”,接通訊作者郵箱。
(4)摘要和關鍵詞
摘要一般不超過 300 個單詞,采用報道性文摘方式,即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或討論 4 部分內容。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簡潔而充分地表述論文內容。摘要中不使用縮略語、簡稱、代號,如果確有必要,首次出現(xiàn)時應加以說明,摘要中不含圖、表、公式、化學結構式及參考文獻,不應有評價性用詞。關鍵詞通常為 3-8 個,用英文逗號分隔開,專有名詞和地名首字母大寫,其它均小寫。
(5)正文標題
正文標題結構層次應適宜,一般分為二級或三級,各級標題用 1,2,3……;1.1,1.2,1.3……表示,依次類推,一律頂格書寫,序號后空一字距再寫標題文字(不含英文句點),每個標題一般不超過 15 個單詞。
一級、二級序號均為正黑體,三級序號為正白體;一級標題文字為英文正黑體,
二級標題文字為英文斜黑體,三級標題文字為斜白體。
(6)文末參考文獻
文末參考文獻只列出作者閱讀過且本文引用的最主要的公開發(fā)表的文獻,并且要與正文中引用的文獻相對應,即正文中引用的文獻須在文末列出,文末所列參考文獻要在文中有明確引用。對尚未公開發(fā)表的資料或研究成果,應征得有關方面同意,在正文中以腳注表示,不能放入參考文獻列表里。
對于參考文獻中作者姓名順序應姓前名后,中國作者的姓名寫全稱,姓和名的首字母大寫,如“Zhang Guoqing”,外國作者名可用縮寫,注意不加縮寫點。各文獻作者之間以首字母順序排列,A,B,C……Z,第一作者相同的文獻,按第二作者名字排列,以此類推。作者全相同的文獻,年份早的在前。
注意:外國人名縮寫無需加縮寫點,參考文獻最末不需加句點。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jinnzone.com/qikanzhishi/72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