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酸鹽通報是什么級別
發(fā)布時間:2020-09-22 17:00:54更新時間:2020-09-22 17:00:54
1
硅酸鹽通報是核心級別的期刊。《硅酸鹽通報》(中文核心期刊)創(chuàng)刊于1982年,由中國硅酸鹽學會和中材人工晶體研究院有限公司聯(lián)合主辦,為無機非金屬材料領域的綜合性學術期刊。國內外刊號為:CN 11-5440/TQ和ISSN 1001-1625,現(xiàn)為月刊出版,郵發(fā)代號是80-774。

本刊主要內容包括: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研究論文和階段性研究通報,并以快訊的形式簡短、迅速地報道有關方面的重要成果;國內外有關無機非金屬材料的某一領域或某一專題的現(xiàn)狀與進展的總結和評述;傳播基礎知識,探討和介紹交叉學科和邊沿學科,交流生產技術經驗和企業(yè)管理經驗,以促進科研成果的開發(fā)、利用,并轉化為現(xiàn)實生產力的文章;報道學術動態(tài)及學會的活動情況和科技信息。
投稿要求
1.題目、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中英文對照)
題目應簡明、準確,不宜用縮略詞,一般不超過25個字。單位名稱后面附城市名和郵編。摘要應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主要結果和結論等,篇幅一般300字左右,摘要不能是結論的簡單重復,盡量不要使用公式、參考文獻和縮略詞。關鍵詞3~5個,應能準確反映文章主要內容,按照重要性順序排列。
2.引言
包括本研究領域背景的綜述、已有研究成果的描述、有哪些待解課題、闡述作者本項研究的目的和創(chuàng)新性等。
3.實驗
介紹實驗條件、樣品、設備(計算方法、參數(shù)設置)、分析方法等,保證他人可以重復。
4.結果與討論
論文最重要部分,一般借助圖和表格對實驗過程、結果進行客觀描述,并與之前提出的研究目的或假設相聯(lián)系,闡明其重要性。討論中需運用本學科理論分析實驗結果,對結果進一步發(fā)掘、引申和提煉,也可以與他人研究結果或其他方面研究成果的比較、融合、整合與系統(tǒng)化等。
5.結論
著重反映研究結果的理論價值、實用價值及其適用范圍,可提出建議或展望,也可指出有待進一步解決的關鍵性問題和今后研究的設想。必須包含本研究說明的問題以及所揭示的原理和規(guī)律,切記不要重復摘要和引言。
6.縮略詞、符號和法定計量單位
文中應使用國際標準的縮略詞、符號和法定計量單位,應保持全文一致,正文中的縮略詞在首次出現(xiàn)時應給出全稱,后附縮略詞,并用括號括起,之后可直接用縮略詞。
7.參考文獻
本著“最新、重要、必要”的原則列出相關文獻,一般不少于10條。文獻應是正式出版物。正文中引用參考文獻時文獻序號須加[ ]用上標表示,若寫成“文獻[ ]”則與正文平排,依次按照正文中出現(xiàn)的順序列出,同一處引用文獻一般不多于4條,同一文獻多次引用不重復編號。中文文獻后應有英文翻譯。
8.圖表說明
紙質期刊為黑白印刷,電子版可承載彩色圖片。若文中圖片為彩色,請確保印刷后清晰,線條顏色盡量用深色不要使用亮綠色。在正文中不要出現(xiàn)對圖進行相關彩色的描述(如:紅色線條,藍色區(qū)域等),盡量使用符號區(qū)分描述彩色線條和區(qū)域(比如:a、b區(qū)域,c、d線等)
物相圖請使用原圖像素不得低于300,越清晰越好;曲線圖建議用Origin制圖,圖內橫、縱坐標由物理量及單位組成。如有多幅圖,用(a), (b)……排序,通欄最多放三個圖。圖片名稱中、英文對照,圖注使用英文。
表格名稱中英文對照,表內使用英文撰寫項目名稱,數(shù)據(jù)單位使用國際單位。
9.作者投稿時默認文稿版權轉讓給編輯部,同時遵守學術規(guī)范和準則,切勿一稿多投,杜絕抄襲、剽竊等學術不端行為,保證做到遵守編輯部投稿報審表中的規(guī)定。文章投稿后原則上不允許再修改作者署名及單位信息。
10.本刊已加入“中國知網(wǎng)”優(yōu)先數(shù)字出版,部分錄用文章將先于印刷版期刊在中國知網(wǎng)www.cnki.net發(fā)布,如果作者不愿優(yōu)先出版可在報審表后面補充說明,如無補充說明,編輯部將視為同意。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jinnzone.com/qikanzhishi/71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