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雙盲審和盲審有哪些區(qū)別
發(fā)布時間:
1
盲審指一種組織專家組評審的制度,就是匿名送審,意味著評閱導師不知道論文作者是誰。這樣打出來的分數(shù)作假率低,高校閱卷一般使用這個方法。盲審制度,就是將不署作者名的學位論文送給作者不可能知道的專家審核,這樣打出來的分數(shù),應是最為客觀。一般高校,特別是研究生院,均有對學位論文進行定期盲審的相關規(guī)定,多為隨機抽取一定數(shù)目的論文進行盲審。

雙盲審就是論文審閱者不知道論文作者是誰,論文作者同樣也不知道審閱者是誰。以此求得論文審閱過程的最大的公正和公平。由于這個措施主要針對的是碩博學位論文尤其是博士學位論文,因此,主要看論文的創(chuàng)新性、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
盲審的基本要求:
1、為了保證學位論文盲審工作正常進行,所有申請學位論文答辯的碩士生必須提前30天、博士生提前45天提交學位論文(扣除寒暑假時間)。
2、論文送審意見若因特殊情況不能及時全部收回,研究生部可根據(jù)已收回的評審意見,決定是否讓研究生先進行論文答辯,再根據(jù)缺額份數(shù)收回情況及評審意見確定答辯的處理意見。
3、博士學位論文雙盲評審中若出現(xiàn)一票否決的,則追加二位評閱人重審,如再出現(xiàn)否決意見,則該論文評審定為不合格。若出現(xiàn)二票否決,則該論文評審即定為不合格。碩士學位論文實行盲審意見一票否決制。
以上就是編輯對論文雙盲審和盲審的相關介紹,除此之外,關于雙盲審,作者還可以了解一下論文雙盲審能順利發(fā)表嗎,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jinnzone.com/qikanzhishi/69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