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電子信息工程論文范文,選自期刊《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實踐》,同類期刊推薦 《中國教育信息化》雜志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辦、國內外公開發(fā)行的、面向教育系統(tǒng)、面向全社會的國家級刊物。
。壅菸恼路治隽穗娮有畔⒐こ虒I(yè)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課程教學的現(xiàn)狀,認為提高設計性實驗開設的質量是教學改革的重點,指出設計性實驗開設中要注意理論與實驗的銜接、驗證性實驗與設計性實驗的銜接、課堂與課外的銜接,并不斷完善適合設計性實驗的評價體系,提高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
[關鍵詞]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設計性實驗,教學改革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作為實踐性、應用性非常強的理工科專業(yè),學生必須具備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具有較強的實驗技能,今后才能順利地從事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tǒng)的維護和研發(fā)。要實現(xiàn)這個目標,必須十分重視相關課程的建設,搞好實驗教學改革。而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課程作為電子信息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主干課程,其應用性非常強,設計性實驗開設質量對于學生今后就業(yè)、工作至關重要。
一、教學現(xiàn)狀
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課程是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核心課程之一,理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實驗教學方面大都還是停留在傳統(tǒng)的實驗模式上,離培養(yǎng)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還有差距。很多學生反映,課程學習下來理論基本掌握了,驗證性實驗也能順利完成,但要真正完成一個實際項目時,卻無從入手。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原因是多方面的,筆者認為主要有:
1.教學模式方面的原因。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中,教師主要注重于理論的完整性和知識結構的完備性。理論上從單片機的結構講起,然后講匯編指令和C語言編程,再講硬件接口及相關的程序編寫,最后講一兩個實例,課時也就差不多用完了,再想講其他東西就沒有時間了。實驗也注重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訓練,為了讓學生認識單片機的基本組成和基本指令,所開出的實驗就占了大部分實驗課時,最后只能做幾個綜合性實驗或做一個簡單的設計,這樣就結束了整個課程的學習。
2.教師方面的原因。自從高校擴招以后,學生的數(shù)量劇增,而教師并沒有同比例增長,教師承擔的課時量太大,教學壓力過重。具體到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這類專業(yè)性和實驗性都非常強的課程,存在著精力投入不夠的問題。如果要改革實驗教學的模式,以設計性實驗為主的話,教師就要投入非常多的精力。
3.評價體系方面的原因。就評價體系而言,目前通行的仍然是以分數(shù)的高低來評價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一般采用平時成績、實驗成績、考試成績各占總成績的一定比例來得到學生課程的最后得分。對有些課程來說這種方法是比較科學的,但對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課程,就會存在這些問題:學生成績不低,但一旦面臨實際問題時,無從入手,沒有達到本課程的教學目標。
二、解決對策
為提高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課程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筆者認為,提高設計性實驗開設的質量是教學改革的重點,應該從以下幾點來改革:
1.教學模式。提出和采用新的教學模式,實驗開設要特別注重開出的設計性實驗質量。新的教學模式主要包含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兩個方面。在理論教學中,單片機的結構和基本指令講解要精,應通過實例來將相關的知識串起來,力求通過具體實例的講解達到以較少的理論課時就讓學生真正掌握單片機的結構和指令的目的。在實驗方面,則采用以開設設計性實驗為主、驗證性實驗為輔的方法,并提高實驗課的課時數(shù)。適量開設驗證性實驗,在課堂內只做1~2個,而將大部分實驗內容放在課堂外,由學生通過開放實驗室單獨完成。增加較多的設計性實驗,供學生選做,在教師精心指導下,讓學生在課外準備,課內完成,切實提高學生的實戰(zhàn)技能。
2.教師自身的定位。教師應自覺提高自身做項目的能力,并保證足夠的精力投入到教學中去。教師要注重平時積累,一方面,要自己動手,精心制作好幾個作品。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提出選題,指導學生去做,將完成后的作品及文檔全部存檔。只要通過2~3年的積累,就可以形成難度、層次區(qū)分較為合理的項目選題庫和作品庫,既為后續(xù)班級的教學創(chuàng)建了良好的條件,對后續(xù)學生的實驗起到示范和引領作用,又為今后的教學工作減輕了負擔。要做好這些,就要求教師充分明確自身職責,牢固樹立以教學為中心的觀念,保證有足夠的精力投入教學中。
3.評價體系。作為評價體系,要改變傳統(tǒng)的基本是以分數(shù)論英雄的模式。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課程如果只是掌握了一些理論知識而沒有實戰(zhàn)能力,分數(shù)再高都不能算是學好。作為對學生的評價,筆者認為一定確立以實踐能力為主體的評價體系,通過對學生做的項目難易程度、項目完成的效果等驗收情況來給出合適的評價。
三、設計性實驗開設與評價體系建立中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想搞好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課程建設,提高學生的實戰(zhàn)能力,就要以設計性實驗的開設為重點來進行整體設計。筆者認為需要特別注意抓好以下四個銜接:
1.理論與實驗的銜接。理論教學是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課程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但其開設方式不能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而應設計出一種項目教學或稱為專題講授的形式來進行。首先,要講透基礎部分,筆者認為可以分成單片機的內部結構、單片機的指令系統(tǒng)、程序編寫的基本思想、硬件接口構建等四個專題進行。其次,要針對課程特點,做好五個簡單項目,如外部中斷的使用、定時器中斷的使用、并口的擴展、串口通信、AD和DA轉換。最后,要對相關知識點全面整合,綜合演練,實戰(zhàn)2~3個較為復雜的綜合性項目,進行原理圖分析、算法設計和程序分析,并制作出作品進行演示。按這種思路設計,理論教學大致課時數(shù)為36~48個課時,實驗課時數(shù)為24~36個課時。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jinnzone.com/jisuanjiyingyonglw/23963.html
上一篇:電化教育研究入選論文范文
下一篇:電化教育研究期刊格式論文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