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TP需求人群:碩士畢業(yè)、博士畢業(yè)、評副教授、評正教授使用。作者在國際會議或者國際雜志上發(fā)表論文被ISTP收錄后,國內一些權威機構可以出具ISTP收錄證明給作者。
ISTP之所以受到重視,關鍵在于它有以下幾個特點。
1.1 收錄的學科范圍廣。ISTP報道的文獻來自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涵蓋了世界各地絕大部分科技會議的會議文集,包含了會議涉及的所有學科范圍。ISTP為便于檢索,將這些學科內容劃分為50多個主題給予報道,這些主題包括:農業(yè)、生命科學、數(shù)學、物理與化學科學、生物和環(huán)境科學、臨床醫(yī)學、航空航天、森林、儀器儀表、核技術、管理科學、通訊、統(tǒng)計等,其中工程技術與應用科學所占比例較大,約為35%左右。
1.2 報道的數(shù)量大。每年世界上召開大約10000個科技會議,其中3/4的會議內容以會議錄等形式報道出來,在這些會議文獻中,ISTP收錄75%—90%的重要會議文獻。據(jù)ISTP的有關統(tǒng)計,92年至95年每年報道的會議錄分別為4167、4273、4218、4765種,四年共計17423種,平均每年4356種,其中以圖書形式出版的會議錄9224種,平均每年2306種,約為53%;以期刊形式出版的會議錄8199種,平均每年2050種,約占47%。從其刊載的會議論文數(shù)量上看,92—95年共載文725769篇,平均每年載文約18多萬篇,以圖書形式出版的會議錄所刊載的論文量平均每年約為127730篇,約占70%,以期刊形式出版的會議錄上所刊載的會議論文數(shù)量平均每年為53712篇,約占30%
1.3 出版時滯短。ISTP出版形式有月刊本、年刊本、光盤等形式,其中月刊的時滯僅為2.5個月,即從ISI收到單行本會議錄后僅兩個半月(最快時僅6周)即被ISTP收錄報道;年刊本的時滯為3.5個月,即在月刊出齊后的3個半月內出版發(fā)行年刊本。
1.4 檢索途徑多,檢索方便。ISTP幾乎提供了分類、主題、著者、機構名稱、會議名稱等與會議信息有關的所有主要檢索途徑,利用這些途徑,我們可以方便地查找到所需會議文獻。
上一篇:ISTP是什么
下一篇:ISTP收錄檢索、檢索報告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