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論文的學術性是非常高的,當然,編輯審核SCI的過程也是非常嚴格的。那么一篇SCI論文如果審核通過是誰說了算的?下面小編給大家總結了SCI論文的一些審稿流程,各位作者也可以詳細了解一下。
1.一篇論文投到國際SCI期刊,editor(或ManagingEditor、associateeditor,甚至是editorinchief)會對稿件由一個初步的意見或結論。首先看論文的內(nèi)容是否符合期刊的定位或scope,比如一篇有關臨床的casereport論文投到了JBC,其下場是可以想象的,像這種情況,editor(我下面堅持用editor是由于我國不少報道將該詞翻譯為主編)就不用再浪費時間了,不用外審了,直接退稿,當然退稿信會簡單解釋原因,但都應該是通用格式,像這這種情況,作者不用太不爽,因為editor并不是拒絕你的數(shù)據(jù)和/或結論,下一步很簡單:就是再找一個合適的期刊,再投。
2.如果論文是適合在該期刊發(fā)表的,接下來editor就會看下面兩個問題:1)論文手稿是否完整,有沒有缺少某些部分,圖和表有無遺漏?;2)手稿的格式是否符合期刊的格式?最起碼要符合基本格式。上面兩個問題如果有一個問題的答案是”NO”,論文也會立馬退回,絕大多數(shù)期刊的editor都不會讓審稿人去浪費時間去審閱明顯有上述問題的稿件,這也是對繁忙的審稿人的起碼尊重。
3.上面1、2條通過后(當然有些稿源豐富的期刊還會由作為大同行的編輯對稿件的內(nèi)容本身,尤其是創(chuàng)新性進行評估),下面editor要干的活的就是找合適的審稿人(一般是兩個)進行外審,下面審稿過程就是包括我在內(nèi)的不少站友比較熟悉的,略去不提。
4.兩位同行的評審意見收到后,往下editor要干的活,有時候很容易,比如兩位審稿人都建議接受(accept),并且都有很強的理由,論文只需小修甚至無需修改,這種情況下,editor要做的決定是顯而易見的。但現(xiàn)實往往并非如此簡單,不然是個人都可以干這活了,很多情況下,兩個審稿的意見是不一致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或者其對稿件的推薦意見并沒有很強的證據(jù)說明,這種情況下,editor有兩種選擇:或做最后決定,或再找一個或更多地審稿人繼續(xù)審,看是否能有一致的評審意見。如果editor對文章的內(nèi)容可以說是大同行(reasonablyexpertinthesubjectareaofthemanuscript),此時他/她就可以作為第三個審稿人做出自己的判斷,editor很可能會如此做,尤其是當其中一個審稿人的意見比另外一個明顯更有說服力的時候。當然,第二個選擇,即再外審顯然需要花更長的時間,比較弱的編輯往往會如此選擇。但是這第二個選擇,任何editor都一定要如此行的,尤其是對論文的內(nèi)容自己不熟悉的時候。有些期刊,比如像CNS(Cell、Nature、Science)等牛刊,所收到的稿件要遠遠大于其所能發(fā)表的能力,這些牛刊,一篇文章即使是收到兩個”accepts”,文章照樣可能被據(jù)。當然這種杯具還是相當讓人痛苦的,這就像申請基金的標書之結局:“approvedbutnotfunded”(批準啦,但是沒錢給你)。
5.外審結束,editor也做出決定后,此時作者就會收到editor的通知(現(xiàn)在幾乎都用email了),注意:這是editor的最后決定,審稿人或者editorialBoardmembers只對文章是否錄用做出推薦意見,最后的決定是而且一定是由editor(當然這活有時是由associateeditor,editorinchief來干的)做出的,尤其是對于采取匿名審稿方式的期刊,更是如此。
6.一般而言,editor的決定由三中類型:”accept’,“reject”,“modify”。上述決定一般在文章投稿后4-6周內(nèi)都能搞定。如果您在投稿8周后,還沒有收到editor的最后決定(或者解釋稿件耽擱的理由),此時,就不要再猶豫,趕快和editor聯(lián)系。作為作者,我們有權利在合理的時間內(nèi)(4-6周)知道稿件的命運,或者至少知道論文的進展情況。上述時間問題尤其重要,因為論文版上,幾乎是至少每周都有站友問,文章已經(jīng)投了X(X=個位數(shù))天,還沒有消息,是否該問問了。8個周或者說兩個月是一個很重要的參考時間。
核心醫(yī)學論文投稿期刊推薦:《世界臨床藥物》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級別:核心期刊
國內(nèi)統(tǒng)一刊號:CN:31-1939/R
國際標準刊號:ISSN:1672-9188
主辦單位:上海醫(yī)藥工業(yè)研究院;中國化學制藥工業(yè)協(xié)會
主管單位:上海醫(yī)藥工業(yè)研究院
《世界臨床藥物》的前身是《國外醫(yī)藥:合成藥 生化藥 制劑分冊》,是由國家經(jīng)貿(mào)委醫(yī)藥工業(yè)信息中心站、上海醫(yī)藥工業(yè)研究院、中國化學制藥工業(yè)協(xié)會聯(lián)合主辦的,創(chuàng)刊于1980年,距今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主要報道國內(nèi)外醫(yī)藥工業(yè)發(fā)展的前沿信息和最新制藥技術,為推動我國制藥工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成為國家級學術期刊和國內(nèi)首批批準刊登處方藥廣告的專業(yè)媒體,入選全國學術期刊網(wǎng)。
文章TAG標簽:SCI常見問題
上一篇:SCI論文的分類方法
下一篇:財會論文如何闡明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