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與決策》創(chuàng)刊于1986年,由教育部主管、東北大學主辦。本刊是自動控制與管理決策領域的學術性期刊,月刊,A4開本,160頁,經郵局國內外發(fā)行。多年以來,本刊堅持正確的辦刊宗旨,選擇工業(yè)生產和企事業(yè)管理中的一些難點和熱點問題,著重在時滯系統、不確定系統、智能控制、網絡控制、最優(yōu)控制等許多方面,進行廣泛交流和深入研討,發(fā)表了一大批最新研究成果,受到廣大讀者的一致好評。主要欄目有:綜述與評論、論文與報告、短文、信息與動態(tài)等。
《控制與決策》是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美國工程索引(Ei)檢索源期刊,最近幾年的Ei檢索率接近100%。本刊的影響因子在信息與系統科學類期刊中一直名列前茅,連續(xù)4屆被評為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兩次被評為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2008年被評為中國精品科技期刊,多次獲得原冶金部、教育部、遼寧省和沈陽市優(yōu)秀期刊獎。
《控制與決策》主要刊登以下內容:控制理論及控制工程,系統理論與系統工程,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傳感技術、自動化儀表與裝置,飛行器導航、制導與控制,決策對策理論的方法與系統,機器人與先進制造系統,故障檢測、診斷與系統可靠性,以及自動控制與決策領域的其他重要課題。
投稿指南
控制與決策投稿簡則
1.來稿一律登錄本刊網站主頁進行提交,初次投稿請先進行“作者注冊”,投稿人必須為通訊作者(即知識產權人)。
2.投稿前,請務必認真閱讀本刊的“征稿簡則”和“版權轉讓書”。所有稿件均需通過嚴格的審稿過程方可錄用,作者可以通過本刊網站“作者中心”欄目隨時查閱稿件審理狀態(tài)。審稿時間大約為4個月。
3.本刊投稿要求如下:
(1)稿件為原始稿件,未在國內外公開出版物上發(fā)表過,非一稿多投。
。2)稿件屬作者本人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成果,凡引用或參考他人的論述、數據、結果,請將文獻信息查全并在文中明確標引。
。3)稿件所屬課題應由投稿者單位審核無保密要求,可以在《控制與決策》上公開發(fā)表。
(4)稿件要求論點明確、論據可靠、論證合理、結構完整、層次分明、可讀性強。
。5)本刊自2011年開始實行雙盲審稿制,作者投遞初稿時務必按照本刊網站下載區(qū)中的初稿模板進行投稿,即去掉作者姓名、工作單位及作者簡介,否則將退回重投。
(6)初次投稿的稿件可以是Word格式或者PDF格式。通過外審專家評審的稿件,作者必須自行應用本刊模板進行LaTeX排版,并根據專家的修改意見對稿件進行修改,論文模板和相關軟件可以從本刊網站進行下載。
4.本刊編排要求如下:
。1)文稿中題目、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參考文獻等應齊全。要求立論正確,論證嚴謹,論據充分,數據準確,語言通順,文字流暢,標點符號正確;特別應具有學術性、創(chuàng)新性和前沿性。
。2)摘要應體現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四要素,中文摘要以150~200字為宜,一般不用第一人稱。
。3)關鍵詞應能反映文章的主要內容,以3~6個為宜。中文關鍵詞一般不用英文(人名等除外)。
(4)綜述、論文、短文等文章按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進行分類。
。5)英文作者單位后需加聯系人(僅一位作者時略)及E-mail電子信箱。聯系人可以是第1作者,也可以是導師。
。6)英文摘要內容應與中文摘要一致?捎玫谝蝗朔Q,時態(tài)和語態(tài)不做統一要求。對于首次出現的英文縮寫,不常用的應給出原文,常用的可以不給,如:PID,LMI,GA,T-S,MIMO等。
(7)基金項目應寫明項目的確切名稱和項目編號。
(8)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職稱、學位、研究方向。其中職稱和研究方向一般只寫兩項。多位作者只寫第1作者及其導師的簡介,其他人略。例如:
作者簡介:張嗣瀛(1925-),男,中國科學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微分對策、相似性結構等研究;張化光(1959-),男,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電力系統、模糊控制等研究.
。9)文中引言部分一般介紹研究背景及現狀,但要簡明扼要,盡量不要出現大量公式及定理性內容。
。10)正文中凡表示人名、地名、專有名詞、計量單位、專用符號等外文,一律用正體。如Goodwin,NewYork,GA,kW,H2O,sin,lim,max,sup,diag,時間s,長度m,微分d,指數e,連加∑,圓周率π,增量Δ(或δ),轉置符號T(或τ),虛數i(或j)等;凡表示變量或一般函數的外文字母,一律用斜體。如:y(k)=C(k)+E(k)。
。11)插圖要做到布局合理,尺寸適當,圖形美觀,線條清晰,文字符號簡約。坐標圖內容齊全,標注線應在圖內,橫豎坐標應標明量和單位(或函數),一般以外文字母表示,如:“速度/(米/秒)”應表示為“v/(m/s)”;照相圖應提供原照片,圖像清晰、反差適中。
。12)表格結構應簡潔、明確,盡量采用三線表。必要時可加輔線,術語、符號、單位等應與正文一致。
。13)文中引用的參考文獻應是正式出版的圖書、期刊、會議論文集等。參考文獻按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排列,并在正文引用處標明序號。所有非英文書寫的參考文獻均需譯成英文,附于各原文獻下。文獻編排項目與格式如下:
期刊:[序號]作者.文章題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著作:[序號]作者.書名[M].出版城市: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頁碼。
論文集:[序號]作者.文獻題名[C].論文集名.出版城市: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學位論文/報告:[序號]作者.論文名[D/R].出版地(城市名):出版單位,年份:起止頁碼
標準:[序號]標準編號,標準名稱[S].
專利:[序號]專利所有者.專利題名[P].國別:專利號.公告日期.
電子文檔:[序號]主要責任者.題名[文獻類型標志/文獻載體標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
各種未定義類型的文獻:[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Z].出版地(城市):出版者(單位),(出版)年份.
上一篇:每周電腦報期刊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