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來臨,讓我們的消費更有尊嚴
發(fā)布時間:2014-03-14 17:26:38更新時間:2014-03-14 17:27:07
1
315是消費者權益保障日,明天就是315了,小編在這里提醒大家,不要盲目消費,即使遇到奸商也要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那么在日常購物中,我們要去避開哪些消費陷阱呢?本文給大家盤點,遇到這種情況,要用正常的心態(tài)去消費,不要被促銷蒙蔽了自己的雙眼。
1、捆綁銷售。陷阱描述:這種陷阱多見于超市促銷打折活動,商家為了處理自己頂期或者已經過期的產品,實行“買一贈一”或者“第二件半價”的捆綁銷售。消費者往往貪圖便宜,在購買過程中忽略掉查看商品的生產日期,從而買到過期產品。解決方案:買東西前先看生產日期,過期的商品不要購買。
2、偷梁換柱。陷阱描述:這種情況多見于商家接待旅游團銷售的高檔商品。在展示的時候給你看的是真的高檔香水、手表等等,但是給你打包好帶走的卻是仿貨、假貨。等到消費者發(fā)現是假貨的時候,往往已經沒有辦法去購買地退貨了。解決方案:購買商品一定要擦亮眼睛,現場驗貨,避免調包,不給無良商家可乘之機。
3、結賬漲價。陷阱描述:通常我們在超市夠買商品時,在貨架上看到商品打折的價格,覺得劃算就會購買。但是買回家之后發(fā)現,自己買的這件商品根本就沒有打折。解決方案:結賬之后仔細核對購物水單,做到心中有數,核對無誤。
4、返券消費。陷阱描述:這種情況多見于大型商場,商場大張旗鼓宣傳的買100元返200元,買200元返400元這樣的促銷活動相信大家都見過。但是所謂返還給消費者的并不是現金,而是打折券或者代金券。通常這種券又必須在特定的某種分類購物滿多少金額的時候才能使用,這種打折非但是沒有折扣反而引導你更多的消費。解決方案:購物之前問清楚返券的使用規(guī)則,如果為了返券而買了本來用不到的東西就不好了。
5、電視購物。陷阱描述:有些電視購物上面介紹的商品不錯,但是購買到手的東西卻是不一樣的。商家往往拿劣等產品以次充好,或者在介紹中刻意夸大宣傳,這都是欺騙消費者的行為。解決方案:理性消費,選擇信得過的商家消費。
6、發(fā)票陷阱。陷阱描述:大家都知道如果購買了商品之后,如果產品出現問題,可以拿發(fā)票去退貨換貨。但是很多商家為避免承擔退換貨的責任,借口發(fā)票已經用光而不為消費者開具發(fā)票,或者開具發(fā)票時使用代碼而不是商品的具體名稱,從而導致消費者維權的證據喪失。解決方案:購買商品一定堅持索要正規(guī)發(fā)票,以免維權無憑無據。
7、特價商品不退不換。陷阱描述:很多人都買過特價商品,對于這樣的商品商家往往告知消費者特價商品不退不換。但是這種告知是缺乏法律依據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并沒有相關規(guī)定,這種說法是根本站不住腳的。解決方案:首先跟商家協(xié)商解決,協(xié)商不成可以撥打工商局電話解決。
經濟類期刊推薦:
《中國商貿》
期刊周期:旬刊
期刊級別:國家級期刊
國內統(tǒng)一刊號:CN: 11-3443/F
國際標準刊號:ISSN: 1005-5800
主辦單位:中國商業(yè)聯(lián)合會
主管單位:中國商業(yè)聯(lián)合會
《中國商貿》雜志是由中國商業(yè)聯(lián)合會主管主辦的中國商貿界專業(yè)類期刊,1992年,按照當時商業(yè)部部長胡平指示《中國商貿》雜志正式創(chuàng)刊,現任商務部部長助理黃海為第一任主編。經濟在發(fā)展,時代在變化,我們已經進入一個商品供大于求的時代,一個流通決定生產的時代,一個零售業(yè)引導消費升級的時代。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jinnzone.com/wangzhanfuwu/2014/0314/33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