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由濱州師范專科學校主辦,濱州師專學報編輯部編輯出版,國內外公開發(fā)行的學術理論刊物,1985年創(chuàng)刊,季刊,每期96頁,主要登載哲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各學校的基礎理論研究和高校教學研究,突出“哲學研究、泛函議程研究”特色。堅持以學術水平作為取舍稿件的重要標準,提倡嚴謹、扎實、求真、創(chuàng)新的學風,支持自由平等的學術討論和相互爭鳴。本校校長任編委會主任,本刊主編任編委會副主任,本刊歡迎賜稿,歡迎訂閱。
《濱州師專學報》現(xiàn)用刊名《濱州學院學報》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中國知網(wǎng)、萬方數(shù)據(jù)庫全文收錄期刊、維普中文期刊全文收錄
獲獎情況:1995年11月被國家教育委員會科學技術司評為“全國高校自然科學優(yōu)秀學報”三等獎;2000年7月被高校學報研究會評為“全國高專自然科學優(yōu)秀學報”二等獎。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孫子文化、區(qū)域經(jīng)濟、黃河三角洲文化、環(huán)境生態(tài)。
期刊名稱:濱州學院學報
主管單位:山東省教育廳
主辦單位:濱州學院
國際刊號ISSN:1673-2618
國內刊號CN:37-1435/Z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山東省濱州市
期刊語種:中文
期刊開本:大16開
歷史沿革:曾用刊名:濱州師專學報
現(xiàn)用刊名:濱州學院學報
創(chuàng)刊時間:1985
【投稿須知】
1.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shù)據(jù)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注明。
2.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guī)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3.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qū)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未公開發(fā)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采用腳注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于3條。
6.來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個工作日內審稿,電子郵件回復作者。重點稿件將送同行專家審閱。如果10日內沒有收到擬用稿通知(特別需要者可寄送紙質錄用通知),則請與本部聯(lián)系確認。
7.來稿文責自負。所有作者應對稿件內容和署名無異議,稿件內容不得抄襲或重復發(fā)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雜志一個版面2500字,二個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數(shù),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況,請在郵件投稿時作特別說明。
8.請作者自留備份稿,本部不退稿。
9.論文一經(jīng)發(fā)表,贈送當期樣刊1-2冊,需快遞的聯(lián)系本部。
10.請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聯(lián)系人的姓名、工作單位、詳細聯(lián)系地址、電話(包括手機)、郵編等信息,以便聯(lián)系有關事宜。
【雜志范例】
2013年5期目錄
1.《孫子兵法》的戰(zhàn)略智慧吳如嵩
2.“勝”解《孫子兵法》軍事思想體系楊新
3.《孫子兵法》的思想精粹、理論貢獻及其當代價值陳二林,孫玉紅,董功攀
4.孫子論力與謀的統(tǒng)一熊劍平
5.孫子形兵思想及其在信息化戰(zhàn)爭中的價值徐智城
6.《吳子兵法》軍事思想綜論傅海濱,薛國安
7.融會儒法兵,通合政經(jīng)軍——《吳子兵法》軍事思想論析楊斐
8.從《司馬法》看先秦古軍禮田旭東
9.《司馬法》中的軍事占領規(guī)則熊梅
10.《司馬法》軍事思想論略陳相靈
11.《尉繚子》的國防與軍隊建設思想張秦洞
12.戰(zhàn)勝于外,備主于內——論《尉繚子》的軍事思想龔留柱
13.《尉繚子》軟實力思想論析張喜燕,徐虹
14.《尉繚子》軍事思想述略孫江
15.繼往開來的兵家“亞圣”齊孫子霍印章
16.《孫臏兵法》的理論價值與時代意義侯藝林
17.孫子臏腳,兵法修列——孫臏軍事思想簡評楊玲
18.孫臏對孫武軍事倫理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趙娜
19.當前《六韜》研究中幾個問題釋疑徐勇
20.《六韜》對中國傳統(tǒng)兵學的貢獻——對《六韜》歷史地位的再評價高潤浩
21.《六韜》兵學思想論析白立超
22.《黃石公三略》軍事思想述要孫建民
23.《黃石公三略》軍事辯證思想探要田照軍
24.《黃石公三略》的儒家思想基調王愛民
25.《黃石公三略》的君臣觀郭海燕
上一篇:承德民族師專學報雜志
下一篇:巢湖學院學報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