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學學報》是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主辦的人類學領域的學術(shù)刊物,1982年創(chuàng)刊,自2021年起由原季刊變更為雙月刊?!度祟悓W學報》立足國內(nèi),面向世界。本刊是人類學起源與演化相關(guān)問題研究的學術(shù)期刊,主要刊載古人類、靈長類、舊石器考古、人類演化理論、體質(zhì)人類學,以及與人類起源與演化相關(guān)的其他領域研究成果,力圖反映相關(guān)學科的熱點和生長點,充分發(fā)揮《人類學學報》在國內(nèi)人類學領域的科學性、權(quán)威性和導向性作用,并保持其國際影響力。
刊登的文章包括研究論文、發(fā)掘報告、簡報、綜述、書刊評介和消息與動態(tài)等。全年出版6期。讀者對象主要是國內(nèi)外科研機構(gòu)、高等院校和博物館等部門從事人類學、考古學、民族學、地質(zhì)學、古生物學、醫(yī)學、遺傳學、生物學等領域研究的專業(yè)人員、學生及愛好者。
創(chuàng)刊以來,本刊在期刊綜合評價體系中的位置不斷提升。《中國學術(shù)期刊影響因子年報》數(shù)據(jù)顯示,2010年復合總被引頻次為854,影響因子為0.667;2018年本刊的復合總被引頻次為1212,影響因子為1.127,在95種生物學期刊中影響因子排在第25位。
陳勝前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
崔銀秋 吉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鄧成龍 中國科學院地質(zhì)與地球科學研究所
付巧妹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高星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何嘉寧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胡耀武 復旦大學科技考古研究院
吉學平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李保國 西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李法軍 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
李鋒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李輝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李小強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李英華 武漢大學歷史學院
李詠蘭 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shù)學院
劉武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倪喜軍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裴樹文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同號文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王傳超 廈門大學社會與人類學院
王明輝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王謙 美國得克薩斯農(nóng)工大學
王社江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王偉 山東大學文化遺產(chǎn)研究院
王幼平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溫有鋒
錦州醫(yī)科大學生物人類學研究所
吳秀杰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吳妍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邢松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張東菊 蘭州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
張家富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huán)境學院
張全超 吉林大學考古學院
張雙權(quán)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張曉凌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張穎奇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第四編 自然科學優(yōu)質(zhì)期刊推薦 | 復合影響因子 | 綜合影響因子 | 總被引次數(shù) | 總下載次數(shù) | 平均出版時滯 |
---|---|---|---|---|---|
山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 0.684 | 0.382 | 5615 | 408841 | 124.0942 |
分析試驗室 | 1.226 | 0.948 | 22195 | 1172948 | 181.1803 |
中國科學:生命科學 | 2.885 | 1.989 | 22939 | 1440130 | 159.4790 |
地球科學進展 | 2.742 | 1.981 | 30056 | 1176301 | 121.9803 |
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學報 | 0.463 | 0.247 | 7885 | 324075 | 191.8472 |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 1.223 | 0.756 | 18495 | 929388 | 391.4126 |
廣西植物 | 1.814 | 1.322 | 17820 | 833701 | 83.32195 |
色譜 | 2.131 | 1.685 | 29646 | 1069846 | 110.6349 |
應用海洋學學報 | 1.565 | 1.293 | 6310 | 336668 | 502.6582 |
物理 | 0.863 | 0.411 | 8219 | 681184 | 64.41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