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志簡介】
《稀有金屬與硬質(zhì)合金》(季刊)系國內(nèi)外公開發(fā)行刊物,創(chuàng)刊于1973年,系國內(nèi)集稀有金屬與硬質(zhì)合金兩大類別的唯一技術期刊,國際標準刊號ISSN 1004-0536,國內(nèi)統(tǒng)一刊號CN 43-1109/TF,廣告許可證號430100s022。本刊現(xiàn)為湖南省一級期刊,系《有色金屬文摘》、《中國物理文摘》等國內(nèi)重要文摘和美國《化學文摘》(CA)、《劍橋科學文摘》(CSA)、俄羅斯《文摘雜志》(AJ)等國際著名文摘的固定收錄期刊,并為《中文科技期刊數(shù)據(jù)庫》收錄,已入編《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和《萬方數(shù)據(jù)資源系統(tǒng)》?锇l(fā)行達全國近30個省、市、自治區(qū)。
《稀有金屬與硬質(zhì)合金》由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和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聯(lián)合主辦,主要報道稀有金屬(鎢、鉬、鉭、鈮、稀士、鈦、鋰、鈹、銣、銫、鋯、鉿、釩、鎵、銦、鉈、鍺、硒、錸等)和硬質(zhì)合金的生產(chǎn)、加工、科研、設計及應用成果;報道國內(nèi)外稀有金屬與硬質(zhì)合金的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和新材料等有關方面的文章及信息!断∮薪饘倥c硬質(zhì)合金》雜志董事會成立于1987年,主要由從事稀有金屬和硬質(zhì)合金生產(chǎn)、設計、研究的企業(yè)集團、科研院所、高等學校組成,萃集了該行業(yè)中一批經(jīng)驗豐富、造詣頗深的企業(yè)家和專家學者。董事會現(xiàn)有成員單位近40個,遍布全國10 多個省、市、自治區(qū)。董事會負責對辦刊宗旨、方向、特點、質(zhì)量進行監(jiān)督和指導,并對辦刊工作予以實際支持。編輯部則根據(jù)董事單位生產(chǎn)和科研的需要,通過組稿、編寫綜述等為董事會成員單位服務,并在雜志上刊登董事會成員名單及董事單位的新成果和新產(chǎn)品介紹。
目前,由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擔任雜志主編和雜志董事會董事長,編輯部工作由數(shù)名具有高級技術職稱(分別為稀冶、冶煉、材料專業(yè))并通過專門編輯培訓的人員專職負責。 衷心感謝各界朋友對本刊工作的大力支持,真誠希望加強與各位專家、學者及企業(yè)界人士的聯(lián)系合作。已入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08年版(即第五版)冶金工業(yè)類核心期刊。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國外數(shù)據(jù)庫收錄:俄羅斯文摘雜志、美國化學文摘
中國期刊網(wǎng)來源刊
2004年度核心期刊
【欄目設置】
本刊設有主要欄目:試驗與研究、設計與生產(chǎn)、分析與測試、工藝及設備、技術與開發(fā)、計算機應用、企業(yè)設備。
期刊優(yōu)秀目錄參考:
1. 硒提取工藝的研究現(xiàn)狀及應用 侯曉川,肖連生,張啟修,沈裕軍,彭俊,HOU Xiao-chuan,XIAO Lian-sheng,ZHANG Qi-xiu,SHEN Yu-jun,PENG Jun
2. C-900氨基膦酸樹脂對釩(Ⅳ)離子的吸附行為研究 曾小明,黃慧敏,司士輝,ZENG Xiao-ming,HUANG Hui-min,SI Shi-hui
3. 添加石墨粉對直接電脫氧法制備金屬鋯的影響 郭春芳,董云會,GUO Chun-fang,DONG Yun-hui
4. 堿溶水解法生產(chǎn)工業(yè)氧化鈹新工藝研究 全俊,QUAN Jun
5. 尖晶石材料LiNi0.5Mn1.5O4的研究進展 郜亞杰,劉國強,鄭建杰,岑鵬,GAO Ya-jie,LIU Guo-qiang,ZHEN Jian-jie,CEN Peng
6. 熱壓燒結法制備石墨/銅鉻自潤滑復合材料的組織性能 李燦民,王文芳,吳玉程,熊燕,LI Can-min,WANG Wen-fang,WU Yu-cheng,XIONG Yan
7. 水熱法合成花瓣和納米片β-Ni(OH)2及其表征 傅小明,劉照文,F(xiàn)U Xiao-ming,LIU Zhao-wen
8. 棉纖維模板法制備纖維管狀納米氧化錳 馮娜,李鋒鋒,馬驊,楊偉超,張寧,楊克新,F(xiàn)ENG Na,LI Feng-feng,MA Hua,YANG Wei-chao,ZHANG Ning,YANG Ke-xin
9. 等離子表面Cr-Si合金化改善TiAl基合金高溫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李亞非,張平則,許浩,LI Ya-fei,ZHANG Ping-ze,XU Hao
10. 稀土Nd對鑄造鋁硅合金變質(zhì)作用的長效性及重熔性研究 檀廷佐,姚正軍,袁燦,徐軍,魏東博,TAN Ting-zuo,YAO Zheng-jun,YUAN Can,XU Jun,WEI Dong-bo
11. 熱處理對粗晶WC-Co硬質(zhì)合金力學性能的影響 程鑫,張立,CHENG Xin,ZHANG Li
期刊投稿要求:
1、稿件內(nèi)容實事求是,論點明確,數(shù)據(jù)可靠,文字簡練、通順。
2、來稿請用word格式文件發(fā)寄和發(fā)送(建議采用5號字,1.5倍行距),一般以不超過6000字為宜。
3、插圖不宜過多,寬度一般為6.5cm或14cm。照片清晰,黑白分明,標明比例。
4、計量單位采用國際單位制,文中所有量的名稱和代號均按有關國際標準表示。
5、參考文獻應與文中標注順序相符,文獻數(shù)目一般不超過20條,并請注全相關條目:
(1)專著、學位論文著者.著作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次.
(2)期刊文章作者.文章題名.刊名,年,卷(期):頁次.
(3)會議文集著者.文獻篇名.編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次.
(4)專利專利所有者.專利題名.專利國別:專利號,公布日期(年、月、日)
6、來稿請附中、英文對照的摘要及關鍵詞(英文部分若有困難也可由編輯部代為譯出)。
7、來稿文責自負,并請遵守國家有關保密規(guī)定。若涉及具體生產(chǎn)工藝、技術經(jīng)濟參數(shù),請作者在所在單位簽署同意發(fā)表的意見或開具相關證明。
8、來稿所寄文字稿件和電子稿件(E-mail)應完全相同,需附上第一作者簡介(性別,出生年,學歷、職稱、主要從事工作或研究方向)、聯(lián)系電話及電子信箱。請勿一稿多投,并請自留底稿。
塑料工業(yè)投稿:串聯(lián)質(zhì)譜法測定紡織纖維中的分散藍
摘 要:建立了同時測定紡織纖維中分散藍1和分散黃3的高效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zhì)譜分析方法。紡織品材料經(jīng)甲醇超聲提取后,以C18色譜柱分離,乙腈(A)-5mmol/L乙酸銨(B)作流動相,進行HPLC-MS/MS在MRM模式下的定性及定量分析。分散藍1和分散黃3在0.1-0.8μg/mL范圍內(nèi)有很好的線性,r2可達0.99,分散藍1的檢出限為5.0μg/mL,分散黃3的檢出限為2.5μg/mL。樣品加標實驗中,分散藍1和分散黃3的加標回收率為85.9%-103.6%,相對標準偏差(RSD)為1.59%-5.39%。該方法準確、快速、靈敏度高,適用于紡織品中分散藍1和分散黃3含量的定性、定量測定。
關鍵詞:塑料工業(yè)投稿,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zhì)譜,紡織品,分散藍1,分散黃3
隨著電視、互聯(lián)網(wǎng)的傳播,犯罪分子的反偵查能力越來越強,傳統(tǒng)的指紋、足跡的痕跡物證通常會被破壞,而在犯罪案件現(xiàn)場中常常保留有各種紡織纖維的微量物證,而分析檢驗這些微量物證可以為案件指明方向并提供直接證據(jù)。紡織纖維中的分散藍1和分散黃3是紡織纖維中的致敏染料,常常會引起人體或動物的過敏。染色過程中,染料分子通過吸附、擴散等多重處理,從而使染液轉移到被染物上[2]。通過對致敏染料的檢驗分析,可以為案件偵破提供方向和證據(jù)。
相關閱讀 :怎么給《稀有金屬與硬質(zhì)合金》雜志投稿?免責聲明
①本頁面非期刊官網(wǎng),不以期刊名義對外征稿,僅展示期刊信息做參考.投稿、查稿,請移步至期刊官網(wǎng).
②如果您是期刊負責人且不想本平臺展示期刊信息,可聯(lián)系在線人員予以刪除.
③如果需要學術咨詢服務可以聯(lián)系學術顧問了解服務明白紙。
快速預審、投刊前指導、專業(yè)學術評審,對文章進行評價;
立即咨詢校對編輯、深度潤色,讓稿件符合學術規(guī)范,格式體例等標準;
立即咨詢適用于語句和結構尚需完善和調(diào)整的中文文章,確保稿件達到要求;
立即咨詢數(shù)據(jù)庫包括:期刊、文章、書籍、會議、預印書、百科全書和摘要等;
立即咨詢讓作者在期刊選擇時避免走彎路,縮短稿件被接收的周期;
立即咨詢根據(jù)目標期刊格式要求對作者文章進行全面的格式修改和調(diào)整;
立即咨詢幫助作者將稿件提交至目標期刊投稿系統(tǒng),降低退稿或拒稿率;
立即咨詢按照您提供的稿件內(nèi)容,指導完成投稿附信(cover letter);
立即咨詢大類學科同領域優(yōu)質(zhì)期刊 | 大類學科 | 小類學科 | 影響因子 | 分區(qū) | ISSN |
---|---|---|---|---|---|
CyTA-Journal of Food | 工程技術 | 食品科技 | 1.605 | 4區(qū) | 1947-6337 |
JOURNAL OF FOOD AND DRUG ANALYSIS | 醫(yī)學 | 食品科技 | 4.176 | 2區(qū) | 1021-9498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 | 工程技術 | 食品科技 | 4.006 | N/A | 0168-1605 |
Transportmetrica B-Transport Dynamics | 工程技術 | 運輸科技 | 2.229 | N/A | 2168-0566 |
FOOD AUSTRALIA | 農(nóng)林科學 | 食品科技 | N/A | N/A | 1032-5298 |
British Food Journal | 工程技術 | 食品科技 | 1.717 | 4區(qū) | 0007-070X |
Food Bioscience | 工程技術 | 食品科技 | 3.22 | 3區(qū) | 2212-4292 |
EUROPEAN FOO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 工程技術 | 食品科技 | 2.056 | N/A | 1438-2377 |
LISTY CUKROVARNICKE A REPARSKE | 農(nóng)林科學 | 食品科技 | 0.257 | N/A | 1210-3306 |
Sugar Industry-Zuckerindustrie | 工程技術 | 食品科技 | 0.495 | 4區(qū) | 0344-8657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PROPERTIES | 工程技術 | 食品科技 | 1.398 | N/A | 1094-2912 |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MYSORE | 工程技術 | 食品科技 | 1.85 | N/A | 0022-1155 |